【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隔震层的弹簧型水平限位和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1、隔震技术是在上部结构底部与基础之间设置隔震支座和阻尼装置等部件,延长结构自振周期,增加结构阻尼比,使结构变形主要集中在隔震层,减少上部结构地震力和变形,使结构变形主要集中在隔震层,使上部结构的变形很小,从而确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与非隔震结构相比,隔震结构能降低上部结构地震作用约60%~75%,使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为整体平动,大幅降低了各个楼层的楼面加速度和层间位移角,除保护结构构件外,还有效保护了建筑内的非结构构件、设备和管线,保证了发生本区域设防地震时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提升建筑结构震后功能可恢复能力。
2、在现有技术中,建筑物的隔震,大多数是向上或斜向上设置的,而水平隔震的方式都是采用橡胶材料来实现隔震的,橡胶隔震层虽然能够实现隔震,如中国专利网站上公开的公告号为cn 114444191b的一种重型储仓设备的铅芯隔震支座参数设计方法,采用铅芯橡胶支座隔震,基于工程上常用的“糖葫芦串”多自由度力学模型,将隔震支座的水平刚度与水平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隔震层的弹簧型水平限位和调节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缸体(1)以及随所述缸体(1)轴心线水平伸缩的抗拉/压杆(2),所述缸体(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右端连接件(3),所述抗拉/压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左端连接件(4),所述右端连接件(3)与下部结构(5)连接,所述左端连接件(4)与上部结构(6)连接,通过所述下部结构(5)以及所述上部结构(6)实现与隔震层上部结构以及隔震层下部结构的连接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隔震层的弹簧型水平限位和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1)的受力值F=S1*K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隔震层的弹簧型水平限位和调节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缸体(1)以及随所述缸体(1)轴心线水平伸缩的抗拉/压杆(2),所述缸体(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右端连接件(3),所述抗拉/压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左端连接件(4),所述右端连接件(3)与下部结构(5)连接,所述左端连接件(4)与上部结构(6)连接,通过所述下部结构(5)以及所述上部结构(6)实现与隔震层上部结构以及隔震层下部结构的连接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隔震层的弹簧型水平限位和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1)的受力值f=s1*k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隔震层的弹簧型水平限位和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装置还包括滑动套接在所述缸体(1)内壁的滑套(12),所述抗拉/压杆(2)的另一端滑动延伸至所述滑套(12)内部后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滑套(12)内壁滑动连接的活塞(13),所述弹簧(11)活动设置在所述滑套(12)与所述个缸体(1)之间的空腔内,所述抗拉/压杆(2)伸出时,所述滑套(12)从内端向外端挤压所述弹簧(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隔震层的弹簧型水平限位和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连接件(4)和所述右端连接件(3)的受力值与装置受力一致,所述左端连接件(4)以及所述右端连接件(3)可采用钢杆、螺杆、铸铁、钢筋混凝土构件或四者任意比例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隔震层的弹簧型水平限位和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震位移水准到所述大震位移水准过程中,所述隔震支座的水平位移从x1逐渐增大到x2,这个过程中某一时刻的位移为xn,则x1<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力,史生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