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植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48971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医疗植入装置。其中医疗植入装置包括手柄组件、植入组件和展开组件,手柄组件的侧壁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植入组件包括植入杆,手柄组件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孔,植入杆的第一端连接于连接孔,植入杆的第二端用于安装补片;展开组件包括内芯杆、柔性内芯、滚压轮和推纽,推纽设置有相互连接的驱动部和滑动部,滑动部穿设滑槽并连接于内芯杆的第一端,滑动部滑动连接于滑槽;植入杆设置有第一导向孔,内芯杆滑动穿设于第一导向孔,滚压轮通过柔性内芯连接于内芯杆的第二端;推动推纽的驱动部,滚压轮向远离手柄组件的方向移动,以使滚压轮滚压补片。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防止对手术周围软组织造成二次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医疗植入装置


技术介绍

1、肩袖关节修复通常采用在大结节与关节盂之间缝合补片来实现大结节与关节盂之间的连接,进而起到恢复上关节囊结构并达到下压肱骨头的作用。现有的手术,在手术之前,补片与植入装置需要进行预装配,手术过程中,补片在植入装置上需要以对折状态完成递送,而当补片到达肩袖缝合处时,植入装置需要进行翻转以便将对折状态的补片展开。但是,肩关节皮下空间有限,植入装置翻转操作时,会对关节腔内的周边组织进行二次伤害。

2、基于此,亟需一种医疗植入装置,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植入装置,实现补片的展开,操作简单,降低手术难度,且补片展开效果好,防止对手术周围软组织造成二次损伤。

2、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医疗植入装置,包括:

4、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的侧壁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

5、植入组件,其包括植入杆,所述手柄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1)包括转动壳体(11)和固定壳体(12),所述转动壳体(11)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壳体(12),所述滑槽(111)设置于所述转动壳体(11)的侧壁,所述连接孔(121)设置于所述固定壳体(12)背离所述转动壳体(11)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组件(2)还包括弹性件(23),所述弹性件(23)安装于所述手柄组件(1)内,所述弹性件(23)用于为所述内芯杆(31)施加远离所述补片方向的弹力。

<p>4.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1)包括转动壳体(11)和固定壳体(12),所述转动壳体(11)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壳体(12),所述滑槽(111)设置于所述转动壳体(11)的侧壁,所述连接孔(121)设置于所述固定壳体(12)背离所述转动壳体(11)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组件(2)还包括弹性件(23),所述弹性件(23)安装于所述手柄组件(1)内,所述弹性件(23)用于为所述内芯杆(31)施加远离所述补片方向的弹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1)还包括阻尼弹件(13),所述转动壳体(11)靠近所述固定壳体(12)的一端设置有环形锯齿(1131),所述阻尼弹件(13)安装于所述固定壳体(12)内,所述阻尼弹件(13)设置有弹性臂(131),所述弹性臂(131)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环形锯齿(1131)配合的凸齿(1311),所述凸齿(1311)啮合连接于所述环形锯齿(1131),所述转动壳体(11)转动时,所述弹性臂(131)能够产生形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131)的侧壁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文兴许治旭国婷婷张志亮揭雄彬赵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星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