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富锂锰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48939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富锂锰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包括化学式具体为Li<subgt;1.2</subgt;Ni<subgt;0.13</subgt;Co<subgt;0.13</subgt;Mn<subgt;0.54</subgt;O<subgt;2</subgt;的正极颗粒,正极颗粒表面自内向外依序设有传导层和包覆层;传导层采用Li<subgt;0.33</subgt;La<subgt;0.557</subgt;Ti<subgt;0.7</subgt;Cr<subgt;0.3</subgt;O<subgt;3</subgt;;包覆层采用氧化铝和氧化镓复合材料;该改性富锂锰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通过设有的包覆层能够为正极材料提供惰性保护膜层,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能够减缓电解液腐蚀以及界面电阻增大造成的容量衰减问题;传导层提供了导体结构,能够提高锂离子和电子的传导能力,提高其首次循环比容量,整体上获得更加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传导层和包覆层相互配合,能够减缓容量衰减损失,同时提高其比容量,使其循环续航能力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体涉及一种改性富锂锰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电动汽车等领域,随着新能源行业发展,锂离子电池的性能需求愈发提高,而正极材料是提升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

2、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作为一种具有极大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比容量良好,可达到200mah/g以上,但是其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发现存在明显的容量衰减问题,使其商用的续航能力大幅降低;因此需要考虑如何进一步提高其充放电循环过程中材料的稳定性,减缓容量损失;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改性富锂锰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提供一种改性富锂锰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改性富锂锰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化学式具体为li1.2ni0.13co0.13mn0.54o2的正极颗粒,所述正极颗粒表面自内向外依序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性富锂锰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化学式具体为Li1.2Ni0.13Co0.13Mn0.54O2的正极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颗粒表面自内向外依序设有传导层和包覆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富锂锰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层包覆量占所述正极颗粒质量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富锂锰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的包覆量占所述正极颗粒质量的0.5-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性富锂锰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层原料采用六水合硫酸铬、六水硝酸镧、硫酸钛以及氢氧化锂。

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富锂锰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化学式具体为li1.2ni0.13co0.13mn0.54o2的正极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颗粒表面自内向外依序设有传导层和包覆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富锂锰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层包覆量占所述正极颗粒质量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富锂锰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的包覆量占所述正极颗粒质量的0.5-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性富锂锰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层原料采用六水合硫酸铬、六水硝酸镧、硫酸钛以及氢氧化锂。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性富锂锰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城杜路路周长荣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多元锂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