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尤其是涉及一种屋脊结构及具有其的光伏阳光棚。
技术介绍
1、随着光伏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环保政策的驱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安装户用光伏阳光棚,其中,在光伏阳光棚的建设过程中,需要通过连接件连接立柱、顶梁等结构以形成完整的支撑结构。但在相关技术中,具有双坡结构的光伏阳光棚的屋脊处的连接结构复杂,装配步骤繁多。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屋脊机构,所述屋脊结构可以简化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的结构以及夹持组件与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的连接步骤,利于提升屋脊组件的装配效率。
2、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屋脊结构的光伏阳光棚。
3、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屋脊结构,包括:屋脊梁,所述屋脊梁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所述第一梁体邻近所述第二梁体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梁体邻近所述第一梁体的一端为第二连接端;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和连接件,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件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屋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子槽和第二子槽,所述第一子槽沿所述第一梁体的延伸方向延伸且容纳所述第一连接端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子槽沿所述第二梁体的延伸方向延伸且容纳所述第二连接端的至少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槽具有第一底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底壁在第三方向上两侧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所述第一底壁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底壁相对的侧面抵接,两个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子槽和第二子槽,所述第一子槽沿所述第一梁体的延伸方向延伸且容纳所述第一连接端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子槽沿所述第二梁体的延伸方向延伸且容纳所述第二连接端的至少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槽具有第一底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底壁在第三方向上两侧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所述第一底壁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底壁相对的侧面抵接,两个所述第一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相对两侧的侧面抵接;所述第二子槽具有第二底壁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底壁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两侧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壁,所述第二底壁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底壁相对的侧面抵接,两个所述第二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相对两侧的侧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形成所述第一子槽和所述第二子槽,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一子槽的内壁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夹持空间,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第二子槽的内壁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二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呈夹角设置且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均为平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屋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向为上下方向,所述第一夹板位于所述第一梁体下方且所述第二夹板位于所述第二梁体下方,所述第一夹板的上侧面与所述第一连接端位于所述第一子槽内的部分的底面抵接,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宝锋,邓文杰,杨锴,杜春雨,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美的合康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