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烧室,具体为一种氢氧微混燃烧室。
技术介绍
1、风光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应用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然而,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时间分布上的间歇性、随机性和波动性导致风电、太阳能发电上网匹配用户困难极大,大规模储能是风光高比例应用的保证。“风光发电-电解制氢-氢能发电”的氢能储能技术路线清晰,产业链完整,没有矿产资源等根本性制约,具有显著的发展优势。大规模电解水制氢后,副产物氧气量巨大,氢气纯氧燃烧技术能够实现就地水循环,可解决大规模制氢面临的水资源制约,而燃气轮机是实现气体燃料高效利用的优选途径。与天然气相比,氢气燃烧火焰传播速度大,熄火拉伸率高,火焰温度高,回火风险大,纯氧属于极高活性的氧化剂,其在一定流速下甚至可以与金属摩擦起火,要实现氢氧安全可控燃烧,必须有不可燃气体作为稀释剂和保护气,通过掺混将氢氧浓度降低到安全范围内,冷却热端部件,在部分可能发生燃气富集的角区、空腔吹除可燃气体,保障可靠燃烧。稀释剂的加入,以及氢气、氧气作为燃料、氧化剂的高活性,让三种气体的掺混燃烧,不同于传统燃烧室仅考虑燃料-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氢氧微混燃烧室,燃烧室设置在机匣(4)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包括燃烧室头部(1)、轴向分级喷嘴(2)和火焰筒(3),所述燃烧室头部(1)设置六个扇区单元和一个中心圆形值班单元,每个单元由多支微混燃烧喷嘴(11)阵列形成,所述轴向分级喷嘴(2)周向均布在火焰筒(3)上,采用单排或多排的方式进行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氧微混燃烧室,其特征在于:在微混燃烧喷嘴(11)靠近喷嘴出口(114)处设置冷却端板A(12)和冷却端板B(13),所述冷却端板A(12)上密布有冲击膜冷却孔(121),所述冷却端板B(13)上设置有气膜冷却孔(131)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氧微混燃烧室,燃烧室设置在机匣(4)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包括燃烧室头部(1)、轴向分级喷嘴(2)和火焰筒(3),所述燃烧室头部(1)设置六个扇区单元和一个中心圆形值班单元,每个单元由多支微混燃烧喷嘴(11)阵列形成,所述轴向分级喷嘴(2)周向均布在火焰筒(3)上,采用单排或多排的方式进行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氧微混燃烧室,其特征在于:在微混燃烧喷嘴(11)靠近喷嘴出口(114)处设置冷却端板a(12)和冷却端板b(13),所述冷却端板a(12)上密布有冲击膜冷却孔(121),所述冷却端板b(13)上设置有气膜冷却孔(131)和发散冷却孔(132),进入的稀释气体冲击冷却端板b(13),并通过冷却端板b(13)上的气膜冷却孔(131)和发散冷却孔(132)进行冷却,所述冲击膜冷却孔(121)和气膜冷却孔(131)的直径在0.2-3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氢氧微混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稀释气体进口(111)设置有八个,喷嘴氢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卫卫,王中豪,撒博文,邵宇轩,朱涛,刘宇,徐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科能源动力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