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部雾化与发泡区并流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48410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顶部雾化与发泡区并流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吸收塔主体,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在吸收塔主体内部的喷淋器、雾化区、发泡网、填料层、净化烟气区、胺液收集层、烟气提升区、液体分布器、预吸收区、烟气分布器和胺液回收层,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烟气提升区和雾化区的提升管,用于连接胺液收集层和液体分布器的胺液循环罐;该装置将烟气提升至顶部雾化区,气液两相在装置内并流,烟气与来自雾化区上侧的喷淋器的雾化液滴进行充分接触;烟气和雾状液滴下行至发泡网时,雾状液滴通过形成雾珠和微泡,将传统的溪流扩展为液膜或乳化相,形成耦合雾珠、微泡及溶液的多流态吸收反应路径,大幅提高反应面积,有效降低扩散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二氧化碳吸收,具体涉及一种顶部雾化与发泡区并流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1、二氧化碳(co2)是大气中最常见的温室气体之一,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和化石燃料的广泛使用,co2的排放量也呈增加趋势。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不仅对自然环境产生严重危害,也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如果不采取有效处理,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将会加剧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发,破坏生态系统,影响生物多样性。

2、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保法规的普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加大了对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的投资力度。二氧化碳吸收塔因其气液传质充分,吸收效率较高的优点成为关注的焦点。然而,在实际工业生产中,传统的二氧化碳吸收塔仍存在吸收效率不高、能耗较大、操作成本高等问题。特别是对于高排放行业,如火电厂、钢铁厂和水泥厂,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处理技术面临巨大的挑战和需求。

3、目前,对于二氧化碳的捕集、吸附以及再利用技术,是环保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对二氧化碳进行吸附的过程中通常需要采用二氧化碳吸收塔。二氧化碳吸收塔可按气液相接触形态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部雾化与发泡区并流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主体,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在吸收塔主体内部的喷淋器、雾化区、发泡网、填料层、净化烟气区、胺液收集层、烟气提升区、液体分布器、预吸收区、烟气分布器和胺液回收层,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烟气提升区和雾化区的提升管,用于连接胺液收集层和液体分布器的胺液循环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部雾化与发泡区并流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分布器上设置有若干个烟气出口,用于向吸收塔主体内输入烟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部雾化与发泡区并流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器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喷嘴,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部雾化与发泡区并流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主体,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在吸收塔主体内部的喷淋器、雾化区、发泡网、填料层、净化烟气区、胺液收集层、烟气提升区、液体分布器、预吸收区、烟气分布器和胺液回收层,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烟气提升区和雾化区的提升管,用于连接胺液收集层和液体分布器的胺液循环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部雾化与发泡区并流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分布器上设置有若干个烟气出口,用于向吸收塔主体内输入烟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部雾化与发泡区并流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器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喷嘴,所述喷嘴的喷淋角度α为60-6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部雾化与发泡区并流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网为网状格栅结构,用于将来自雾化区的雾状液滴进一步转化为雾珠和微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部雾化与发泡区并流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烟气出口处还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博王凯翔杨强袁方刘磊鑫祝子坚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