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气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832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6:55
一种人工气道,其包括插入管;套接球囊,套接在插入管外侧;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套接球囊位置,监测套接球囊与气管接触位置的压力,或者设置在套接球囊的充气管上,监测套接球囊内的压力值;血流传感器,设置在套接球囊位置,监测与套接球囊接触位置的气管侧壁的血流情况;压力调整结构,与套接球囊连通,用于给套接球囊充气并调整套接球囊内的气体量;控制结构,与压力传感器、血流传感器及压力调整结构连接;还设置CO<subgt;2</subgt;传感器;控制结构控制并获取压力值,CO<subgt;2</subgt;值及血流值,通过3者配合获取并记录有效血流情况信息与有效压力值信息,通过配合维持人工气道的使用安全及有效。还设置对不同气管侧壁在不同时段发挥作用的两个套接球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人工气道,具体为一种人工气道。


技术介绍

1、人工气道与呼吸机连接构建出的用于替代或者辅助患者呼吸的通道,目前临床适用于上呼吸道梗阻,气道保护性机制受损,气道分泌物潴留及机械通气等方向,使用时将人工气道设置到气管的合适位置,将套在人工气道外侧的气囊充起,封堵住气管,保证通过人工气道进行呼吸协助时气体能够有效的进入到肺部。

2、但目前对于人工气道的压力监测的主要原因是出于监测对气道的封闭是否良好,以保证气体能否有效的进入到肺部呼吸系统内,但如果仅考虑这个因素,就容易因为气囊与气管的接触压力过大或者接触时间过长对气管造成二次损伤。

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工气道。


技术实现思路

1、目前与呼吸机连接的人工气道,多通过气囊紧贴气管的方式将人工气道固定到气管内,以保证气体能够通过人工气道进入肺部,而不会出现气体泄漏的问题,但目前的人工气道经常会存在因为气囊压力过大而对气管造成损伤的风险,传统的压力监测是通过一个单一的维度了解气囊与气道的接触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气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气道,其特征在于,人工气道还包括CO2传感器,其设置在插入管内侧壁;其用于监测呼气动作时呼出气体的CO2的含量;控制结构获取CO2传感器发回的CO2的含量的情况;当控制结构获取到CO2的含量的数值超过阈值时,控制结构给压力调节结构一个充气指令,在CO2的含量的数值在阈值范围内时获取到一个有效的血流情况信息与一个有效压力值;由控制结构获取并记录有效血流情况信息与有效压力值信息,通过监测有效血流情况信息与有效压力值信息维持系统稳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气道,其特征在于,设置两个套接球囊,两个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气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气道,其特征在于,人工气道还包括co2传感器,其设置在插入管内侧壁;其用于监测呼气动作时呼出气体的co2的含量;控制结构获取co2传感器发回的co2的含量的情况;当控制结构获取到co2的含量的数值超过阈值时,控制结构给压力调节结构一个充气指令,在co2的含量的数值在阈值范围内时获取到一个有效的血流情况信息与一个有效压力值;由控制结构获取并记录有效血流情况信息与有效压力值信息,通过监测有效血流情况信息与有效压力值信息维持系统稳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气道,其特征在于,设置两个套接球囊,两个套接球囊在不同时间被充气,每个套接球囊对应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与血流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气道,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气道,其特征在于,压力调整结构包括两个由控制结构控制启停的电动充气结构,在控制结构接收到提示信息时启动或关闭对应的电动充气结构;其中提示信息包括控制结构接收到的开始指令,在显示结构上显示需要给套接球囊充气指令,同时向电动充气结构发出充气指令;当血流传感器的监测到血流从有到无时,提示信息为控制结构的显示结构上显示的停止充气并缓慢放气指令;当血流传感器再次发回血流信息时,提示信息为控制结构的显示结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文森尹春华杨吉鹏吕宝谱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