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交通安全设计、交通管理与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事故场景特征的长大过江隧道救援路径生成方法和判断方法。
技术介绍
1、长大过江隧道能提供不间断的高速交通流联系两岸运输,在区域交通运输体系中起骨架作用,而事故的发生会形成固定瓶颈,造成伤亡与财产损失,还会产生额外的排放和能源浪费。
2、隧道内事故的发生还可能引发隧道上下游的出现交通拥堵,增加发生事故的风险,影响两岸的交通流运行。因此快速安全的解决过江通道内的事故问题,恢复事故发生之前的隧道通畅程度,是长大过江隧道解决事故安全问题的重要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一种基于事故场景特征的长大过江隧道救援路径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s1、解析水下盾构隧道事故状态特征,建立事故场景特征描述方法,具体特征包括事故占用车道位置和数量、有无火灾烟尘及其方向、事故段是否拥堵。
3、s2、构建隧道事故救援备选路径集,枚举从救援站到达隧道内各位置的可选路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事故场景特征的长大过江隧道救援路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事故场景特征的长大过江隧道救援路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事故段是否拥堵由路段饱和度R进行判断,R=Kt/K,Kt为事故上游路段的实时交通密度,K为基本通行能力对应交通密度;当R≥1时,判别事故路段交通拥堵,当R<1时,判别事故路段未发生交通拥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事故场景特征的长大过江隧道救援路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事故上游路段的实时交通密度Kt通过隧道内交通检测器所采集的交通交通量计算而得:
4.根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事故场景特征的长大过江隧道救援路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事故场景特征的长大过江隧道救援路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事故段是否拥堵由路段饱和度r进行判断,r=kt/k,kt为事故上游路段的实时交通密度,k为基本通行能力对应交通密度;当r≥1时,判别事故路段交通拥堵,当r<1时,判别事故路段未发生交通拥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事故场景特征的长大过江隧道救援路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事故上游路段的实时交通密度kt通过隧道内交通检测器所采集的交通交通量计算而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事故场景特征的长大过江隧道救援路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l设置为500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事故场景特征的长大过江隧道救援路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高速公路隧道段基本通行能力对应的交通密度k计算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事故场景特征的长大过江隧道救援路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c设置为2100pcu/(h*ln),v设置为小于或等于100km/h。
7.一种基于事故场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雪娟,徐铖铖,莫静波,方若全,佟昊,王少锋,喻杨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