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潮耐磨涤纶梭织坯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8070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6:53
本技术公开了防潮耐磨涤纶梭织坯布,涉及梭织面料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靠近外层的端面上开设有若干散湿凹槽一,所述散湿凹槽一的截面呈劣弧,所述内层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一,所述透气孔一的投影面位于散湿凹槽一的投影面内,所述外层靠近内层的端面上开设有若干散湿凹槽二,所述散湿凹槽二的槽底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二,所述内层的两侧端面上开设有若干散湿凹槽三,所述散湿凹槽三槽底处的纱线支数小于内层其他部分的纱线支数。本技术中设置有苎麻纤维和粘胶纤维,利用材料良好的透气性减少面料处于潮湿状态下的时间,从而提高面料整体的防潮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梭织面料,更具体地说,它涉及防潮耐磨涤纶梭织坯布


技术介绍

1、梭织面料是织机以投梭的形式,将纱线通过经和纬向的交错而组成,其组织一般有平纹、斜纹和缎纹三大类以及它们的变化,此类面料因织法经纬交错而牢固、挺括和不易变形,从组成成分来分类包括棉织物、丝织物、毛织物、麻织物和化纤织物及它们的混纺和交织织物等等。

2、目前市场上的涤纶梭织坯布多种多样,涤纶梭织坯布具有弹性佳、回复性好的特点,涤纶梭织坯布制成的衣物在使用过程中,随着面料内部汗液量的增加,面料内部与外界连通的孔隙会逐渐被封堵,涤纶纤维的散湿透气性较差,从而影响了面料两侧空气的流通,使得面料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会导致面料产生霉斑并致使纱线结构被破坏,降低面料强度。

3、因此需要提出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防潮耐磨涤纶梭织坯布。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防潮耐磨涤纶梭织坯布,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潮耐磨涤纶梭织坯布,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内层(2)和外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2)靠近外层(1)的端面上开设有若干散湿凹槽一(201),所述散湿凹槽一(201)的截面呈劣弧,所述内层(2)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一(202),所述透气孔一(202)的投影面位于散湿凹槽一(201)的投影面内,所述外层(1)靠近内层(2)的端面上开设有若干散湿凹槽二(101),所述散湿凹槽二(101)的槽底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二(102),所述内层(2)的两侧端面上开设有若干散湿凹槽三(2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耐磨涤纶梭织坯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湿凹槽一(201)的投影面与散...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潮耐磨涤纶梭织坯布,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内层(2)和外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2)靠近外层(1)的端面上开设有若干散湿凹槽一(201),所述散湿凹槽一(201)的截面呈劣弧,所述内层(2)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一(202),所述透气孔一(202)的投影面位于散湿凹槽一(201)的投影面内,所述外层(1)靠近内层(2)的端面上开设有若干散湿凹槽二(101),所述散湿凹槽二(101)的槽底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二(102),所述内层(2)的两侧端面上开设有若干散湿凹槽三(2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耐磨涤纶梭织坯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湿凹槽一(201)的投影面与散湿凹槽三(203)的投影面具有交集,所述散湿凹槽二(101)的投影面与散湿凹槽三(203)的投影面具有交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耐磨涤纶梭织坯布,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透气孔一(202)在散湿凹槽一(201)内以散湿凹槽一(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雷李承清李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泰纹嘉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