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47666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皮肤处理装置。皮肤处理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具有相互连通的容纳腔和出光口;发光组件,设置在容纳腔内,从发光组件产生的光线穿过出光口后射向待处理皮肤;冷敷组件,冷敷组件设置在壳体组件上且位于出光口处,以用于对待处理皮肤进行冷却降温;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导热结构和散热片组件,导热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导热段和第二导热段,冷敷组件与第一导热段导热连接,发光组件与至少部分第二导热段相对设置,第二导热段沿出光口的出光方向延伸,至少部分散热片组件导热连接第二导热段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皮肤处理装置的导热件的长度较长而影响散热片组件散热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皮肤处理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皮肤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在相关技术中,皮肤处理装置通常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的导热件、冷敷组件、发光组件和散热片组件,冷敷组件设于壳体的前端,以用于对皮肤实现冷敷,发光组件用于发出经壳体的前端照向待处理皮肤的光线,以用于对待处理皮肤进行光处理(如脱毛、嫩肤等)。

2、在现有技术中,散热片组件通常设于发光组件远离冷敷部的一侧,即,冷敷组件、发光组件和散热片组件大致依次呈“直线型”排布,而冷敷组件与散热片组件之间采用导热件进行导热连接。

3、然而,散热片组件的上述排布方式导致导热件的长度较长、导热路径较长,不仅影响导热件的导热效率,也导致散热片组件的散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肤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皮肤处理装置的导热件的长度较长而影响散热片组件散热效率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皮肤处理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具有相互连通的容纳腔和出光口;发光组件,设置在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肤处理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所述壳体组件(100)具有壳体出风部(1201),至少部分所述散热组件(400)对应所述壳体出风部(1201)设置;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所述壳体组件(100)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沿所述发光组件(200)的出光方向,至少部分所述散热片组件(420)的高度逐渐减小,以用于与所述缩口段(111)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所述散热片组件(420)具有第一侧面(421)和第二侧面(422),所述第一侧面(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肤处理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所述壳体组件(100)具有壳体出风部(1201),至少部分所述散热组件(400)对应所述壳体出风部(1201)设置;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所述壳体组件(100)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沿所述发光组件(200)的出光方向,至少部分所述散热片组件(420)的高度逐渐减小,以用于与所述缩口段(111)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所述散热片组件(420)具有第一侧面(421)和第二侧面(422),所述第一侧面(421)朝向所述外壳(110)的第一端设置,所述第二侧面(422)背离所述发光组件(200)设置,所述第一侧面(421)和所述第二侧面(422)的连接处具有缺角(423),所述缺角(423)与所述缩口段(111)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所述散热片组件(420)还具有过渡面(424),所述第一侧面(421)通过所述过渡面(424)与所述第二侧面(422)连接,所述过渡面(424)与所述第一侧面(421)之间呈夹角设置,所述过渡面(424)与所述第二侧面(422)之间呈夹角设置,所述过渡面(424)与所述外壳(110)之间形成所述缺角(4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所述过渡面(424)为倾斜面或者弧形面;或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所述散热片组件(420)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散热片(425),各所述散热片(425)的第一侧边形成所述第一侧面(421)、第二侧边形成所述第二侧面(422);其中,各所述散热片(425)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发光组件(200)的出光方向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所述过渡面(424)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子过渡面(4241)和第二子过渡面(4242),所述第一子过渡面(4241)与所述第一侧面(421)连接,所述第二子过渡面(4242)与所述第二侧面(422)连接;各所述散热片(425)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片(425)之间形成通风通道(4253),所述散热片组件(420)还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所述散热片组件(420)包括多个散热片(425),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片(425)之间形成通风通道(4253),所述散热片组件(420)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427),所述进风口通过所述通风通道(4253)与所述出风口(427)连通;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散热片组件(420)远离所述第一侧面(421)的一侧,所述出风口(427)位于所述第一侧面(421)、所述第二侧面(422)及所述缺角(423)中的至少一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所述发光组件(200)包括发光体(210)和滤光片(220),沿所述发光组件(200)的出光方向,所述第一侧面(421)与所述滤光片(220)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9mm。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所述外壳(110)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所述壳体组件(100)还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所述支架组件(120)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延伸段(1121)设置的第一通风面(123),沿所述发光组件(200)的出光方向,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通风面(123)朝向所述第二侧板(113)靠拢,以与所述第一延伸段(1121)相适配;其中,所述第一通风面(123)具有与所述第二安装腔(122)连通的第一架通风口(1231)。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所述支架组件(120)包括位于所述导热结构(410)两侧且相互连接的散热片支架(124)和发光侧支架(125),所述发光侧支架(125)具有所述第一安装腔(121),所述散热片支架(124)具有所述第二安装腔(122)、所述第一通风面(123)及安装口(1241),所述散热片组件(420)通过所述安装口(1241)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腔(122)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所述皮肤处理装置还包括: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所述散热片支架(124)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部(131)、第一侧支部(132)、第二支部(133)及第二侧支部(134),所述第一支部(131)和所述第二支部(133)相对设置且与所述第二侧支部(134)连接,所述第一侧支部(132)与所述第二侧支部(134)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支部(133)相对于所述第一支部(131)远离所述出光口(11)设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所述第一支部(131)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支板,所述第二支部(133)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二支板,所述第一侧支部(132)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三支板,所述第二侧支部(134)包括竖向设置的第四支板,所述第二支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支板的内板面和所述第四支板的内板面连接,所述第二支板朝向所述风机(500)的侧边、所述第三支板朝向所述风机(500)的侧边以及所述第四支板朝向所述风机(500)的侧边围绕形成所述第二架通风口(1242),所述第一支板朝向所述第三支板的侧边与所述第三支板、所述第四支板以及所述第二支板朝向所述第一支部(131)的侧边围绕形成所述第一架通风口(1231)。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所述壳体组件(100)具有壳体出风部(1201),所述第一支板背离所述风机(500)的侧边、所述第三支板背离所述风机(500)的侧边以及第四支板背离所述风机(500)的侧边围绕形成第三架通风口(135),所述第三架通风口(135)与所述第二安装腔(122)和所述壳体出风部(1201)均连通;和/或,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所述散热片支架(124)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支部(132)的外侧壁上的第一外支部(141),所述第一外支部(141)与所述发光侧支架(125)连接;所述散热片支架(124)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支部(134)的外侧壁上的第二外支部(1243),所述第二外支部(1243)与所述发光侧支架(125)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所述壳体组件(100)具有壳体出风部(1201),所述第一外支部(141)与所述发光侧支架(125)围绕形成第一通风流道(151),所述第一通风流道(151)与所述风机(500)的出风口和所述第一安装腔(121)均连通,沿所述发光组件(200)的出光方向,所述第一通风流道(151)的至少部分逐渐朝向背离所述第一延伸段(1121)的一侧弯曲;和/或,所述第二外支部(1243)与所述发光侧支架(125)围绕形成第二通风流道(152),所述第二通风流道(152)与所述壳体出风部(1201)和所述第一安装腔(121)均连通。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所述第一风道板(1411)和/或所述第二风道板(1412)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发光侧支架(125)卡接的第一卡接部(142);和/或,所述第一流道板(1243a)和/或第二流道板(1243b)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发光侧支架(125)卡接的第二卡接部(143)。

26.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所述冷敷组件(300)包括透光体(310),所述发光侧支架(125)还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121)和所述出光口(11)之间的第三安装腔(1251),所述透光体(310)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腔(1251)内。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所述发光侧支架(125)包括第二支架(1252)和位于所述第二支架(1252)和所述出光口(11)之间的第三支架(1253);所述第二支架(1252)具有所述第一安装腔(121)和架出光口(1252a),所述第一安装腔(121)通过所述架出光口(1252a)与所述出光口(11)连通;所述第三支架(1253)与所述第二支架(1252)连接且具有所述第三安装腔(1251)。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所述第二支架(1252)包括第一安装板(161)、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161)的一侧的第一侧部(16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161)的另一侧的第二侧部(163),所述第一安装板(161)朝向所述出光口(11)设置且与所述第一侧部(162)、所述第二侧部(163)围绕形成所述第一安装腔(121),所述第一侧部(162)和所述第二侧部(163)之间形成所述架出光口(1252a)。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所述发光组件(200)包括发光体(210)和反光杯(230),所述反光杯(230)围绕所述发光体(210)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板(161)上设有安装插孔,所述反光杯(230)具有插接脚(231),所述插接脚(231)插接于所述安装插孔内;和/或,所述第一安装板(161)的内侧面上设有止抵凸部,所述反光杯(230)止抵于所述止抵凸部,以使所述反光杯(230)与所述第一安装板(1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少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由莱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