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7624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6:51
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其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一侧的显示屏,壳体上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发光单元和光传感器,发光单元包括第一绿光发射单元、第一红光发射单元和第一红外光发射单元,且所述第一绿光发射单元、第一红光发射单元和第一红外光发射单元构成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远离底边一侧设置有第一光传感器,所述底边远离所述顶角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光传感器;所述第一光传感器与所述第二光传感器中点连线与所述底边的中线重合。本申请能够通过多个发光单元和光传感器的位置配合设置,提高智能穿戴设备对人体生理数据检测的精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子,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传感器技术的成熟运用,以及人们对运动健康的重视,越来越多是运动健康产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运动健康产品主要以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戒指等智能穿戴产品为主。目前智能穿戴设备中常用的生理监测常用的方法是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photoplethysmography,ppg)。

2、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的原理是利用不同生理状态下,血管中血液对光束的折射效果不同,接收折射后的光线后并分析,从而实现对人体生理状态的监测。因此在能够监测人体生理状态的在智能穿戴设备上通常设置有发射光束的发光元件和接收反射光束的光检测器,处理器对接收单元采集到的信号处理得到心率信息。

3、在现有的智能穿戴设备中,一般采用单个光检测器和多个发光元件,该设计会导致单个检测器难以有效的去除ppg信号中的噪声,从而影响到智能穿戴设备对人体的生理数据检测精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智能穿戴设备对人体的生理数据检测的精确度,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和设置于壳体(11)一侧的显示屏(12),壳体(11)上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发光单元和光传感器,发光单元包括第一绿光发射单元(311)、第一红光发射单元(312)和第一红外光发射单元(313),且所述第一绿光发射单元(311)、第一红光发射单元(312)和第一红外光发射单元(313)构成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远离底边一侧设置有第一光传感器(321),所述底边远离所述顶角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光传感器(322);所述第一光传感器(321)与所述第二光传感器(322)中点连线与所述底边的中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和设置于壳体(11)一侧的显示屏(12),壳体(11)上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发光单元和光传感器,发光单元包括第一绿光发射单元(311)、第一红光发射单元(312)和第一红外光发射单元(313),且所述第一绿光发射单元(311)、第一红光发射单元(312)和第一红外光发射单元(313)构成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远离底边一侧设置有第一光传感器(321),所述底边远离所述顶角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光传感器(322);所述第一光传感器(321)与所述第二光传感器(322)中点连线与所述底边的中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绿光发射单元(311)位于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位置,所述第一红光发射单元(312)和所述红外光发射单元位于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绿光发射单元(311)与所述第一光传感器(321)中点的距离等于所述底边中点与所述第二光传感器(322)中点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传感器(322)周侧还设置有用于增强绿光信号的第二绿光发射单元(314),所述第二绿光发射单元(314)设置于所述第二光传感器(322)远离所述底边的一侧,所述底边的中线与所述第一绿光发射单元(311)和所述第二绿光发射单元(314)中点重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燕雄赵燕朱燕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爱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