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烷基地聚物防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47614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烷基地聚物防污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硅铝质矿物原料55‑60份,氢氧化钠固体10‑15份,硅酸盐溶液120‑125份,甲基硅酸钠5‑10份,纳米二氧化钛水溶胶10‑15份,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5‑10份,抗菌肽10‑15份,半导体金属氧化物5‑7份,硅烷偶联剂5‑10份,沸石咪唑酯骨架5‑10份,疏水偏高岭土颗粒20‑25份,外加剂5‑6份,去离子水15‑20份,助磨剂1‑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烷基地聚物防污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制备地聚合物时,在碱激发剂中加入了有机甲基硅酸钠溶液,通过化学和物理技术将有机官能团结合在基质中生成了具有防污性的有机化地聚合物材料,甲基硅酸钠与硅烷偶联剂的配合使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界面之间形成了有机基体‑硅烷偶联剂‑无机基体的结合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涉及一种新型地聚物材料,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化防污地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海洋环境条件下的军用水下建筑结构不同于水上建筑结构,其经常遭受盐分、海洋生物以及持续的干/湿交替环境的侵蚀。长期处于高湿高盐环境下的建筑结构极易产生腐蚀,也易被海洋生物污损,从而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显著降低其耐久性,同时还会给维修工作带来较大负担并产生昂贵的维护费用。海洋环境下军用建筑结构的腐蚀环境严酷而复杂,军用建筑的防生物污损不仅仅是在维护与维修阶段对污损排除,更不是简单的去污损或无足轻重的问题,要求深入研究我国军用水下建筑结构的腐蚀环境特点,创造出适用于水下军事结构的防污技术,确保我国防污控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海水本身是一种强腐蚀介质,波、浪、潮、流会对金属构件产生低频往复力和冲击,此外海洋微生物、附着生物及生物代谢物等也会对腐蚀过程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加速作用。海水中的海洋微生物在水下结构物的表面附着后产生海洋生物污损,生物污染对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金属和混凝土的生物腐蚀上,因为污染生物会分泌生物酸并使材料变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烷基地聚物防污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硅铝质矿物原料55-60份,氢氧化钠固体10-15份,硅酸盐溶液120-125份,甲基硅酸钠5-10份,纳米二氧化钛水溶胶10-15份,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5-10份,抗菌肽10-15份,半导体金属氧化物5-7份,硅烷偶联剂5-10份,沸石咪唑酯骨架5-10份,疏水偏高岭土颗粒20-25份,外加剂5-6份,去离子水15-20份,助磨剂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烷基地聚物防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铝质矿物原料为复配材料,其包括偏高岭土15-30份,硅灰10-20份,粉煤灰25-35份。

3.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烷基地聚物防污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硅铝质矿物原料55-60份,氢氧化钠固体10-15份,硅酸盐溶液120-125份,甲基硅酸钠5-10份,纳米二氧化钛水溶胶10-15份,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5-10份,抗菌肽10-15份,半导体金属氧化物5-7份,硅烷偶联剂5-10份,沸石咪唑酯骨架5-10份,疏水偏高岭土颗粒20-25份,外加剂5-6份,去离子水15-20份,助磨剂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烷基地聚物防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铝质矿物原料为复配材料,其包括偏高岭土15-30份,硅灰10-20份,粉煤灰25-3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烷基地聚物防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酸盐溶液为硅酸盐固体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溶液的含水量为50-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烷基地聚物防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甲基硅酸钠粒径保持在20-100纳米范围内,纯度大于9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烷基地聚物防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tio2水溶胶是由纳米tio2粒子、乙醛酸或丙酮酸、表面活性剂、杀菌剂和去离子水组成,纳米tio2粉末粒径保持在10-50纳米范围内,纯度大于9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烷基地聚物防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士堃闫东明吴红晓冯慧平刘毅裘逸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