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皮带秤偏摆式皮带张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47601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电子皮带秤偏摆式皮带张紧装置,包括跨装于电子皮带秤从动辊两端并位于上下皮带间的张紧框架、对称设置于张紧框架两外侧的机身侧板、安装于机身侧板上的连杆机构,连杆机构由基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偏摆板顺序连接构成,基座固定于机身侧板上,第一连杆通过第一转轴与基座铰接,第二连杆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一连杆铰接,偏摆板分别通过第三转轴与第二连杆铰接及通过第四转轴与机身侧板铰接;在偏摆板上设置有紧定螺栓;第二连杆上安装有扳手;偏摆板还通过第一轴承与张紧框架联接,张紧框架通过第二轴承与从动辊中心轴联接。本装置结构轻便,可快速、省力地实现对皮带的张紧或松弛,张紧力大小可实时精确调节。(*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皮带秤皮带张紧装置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各类电子皮带秤对皮带的张紧方式,或采用固定式张紧,或采用重 锤式张紧,或采用杠杆式张紧,但无论采用哪一种张紧方式,均很难实现对皮带的快速张紧 或松弛,并且皮带张紧或松弛的方式复杂,操作困难;为使张紧机构对皮带产生足够的张紧 力,张紧装置往往设计得很笨重,给设备的组装、调试工作造成困难,设备过于笨重也不利 于运输、安放到位。另一方面,在皮带老化、损坏或其他原因需要更换时,由于皮带的张紧、松弛方式 复杂,机构笨重,往往需要长时间且多人员进行相互配合才能实现皮带的更换。在更换了皮 带或需要对电子皮带秤进行调整时,常常要求对皮带的恒张力大小进行调整,而目前所采 用的各类张紧方式很难做到对皮带恒张力大小的实时、精确调整。由此造成对电子皮带秤 输送机的调整、维护、维修难度大,工作量大。此外,在皮带有喇叭口的情况或输送机各辊筒调节不到位时,会引起皮带横截面 各处张力不等,造成皮带跑偏、偏载过大、计量稳定性差等情况,影响电子皮带秤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轻便,可快速、省力地 实现对皮带的张紧或松弛,张紧力大小可实时精确调节,皮带横截面各处张紧力易于调整 的电子皮带秤偏摆式皮带张紧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电子皮带秤偏摆式皮带张紧装置,包括跨装于电子皮带秤从动辊两端并位于上下 皮带间的张紧框架、对称设置于张紧框架两外侧的机身侧板、安装于机身侧板上的连杆机 构,所述连杆机构由基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偏摆板顺序连接构成,基座固定于机身侧板 上,第一连杆通过第一转轴与基座铰接,第二连杆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一连杆铰接,偏摆板分 别通过第三转轴与第二连杆铰接及通过第四转轴与机身侧板铰接;在偏摆板上设置有紧定 螺栓;在第二连杆上安装有扳手;偏摆板还通过第一轴承与张紧框架联接,张紧框架通过 第二轴承与从动辊的中心轴联接。本技术第一连杆与基座的联接段为螺杆,在螺杆上配装有螺母,螺杆插装于 第一转轴的径向安装孔内。扳手和第二连杆通过轴销铰接。扳手力臂长度大于第二转轴与 第三转轴之间的距离。在张紧框架外端沿皮带纵向设置有调节螺杆,在调节螺杆上配装有 游码。本技术是以电子皮带秤的从动辊作为皮带张紧辊,采用连杆机构实现对皮带 的快速张紧和松弛。通过搬动扳手向皮带秤的机身前端转动,使第二连杆绕第二转轴运动并带动第一连杆、偏摆板连动,推动偏摆板绕第四转轴转动,当转到第二转轴位于第一转轴 和第三转轴之间并处于一条直线上时,连杆机构处于死点位置,达到稳定,再用紧定螺栓将 其锁死,从动辊亦即张紧辊向后移动到位,皮带处于被张紧状态。当松开紧定螺栓,扳动扳 手向机身后端转动时,第三转轴被向前推动,当转到第二转轴位于第三转轴后面并处于一 条直线上时,连杆机构也处于死点位置,达到稳定,皮带处于松弛状态。如此即可以实现对 皮带的快速张紧或松弛,且机构轻便,易于安装调整。本技术的结构,张紧辊和张紧框架形成以第二轴承为支点的直角杠杆机构, 张紧框架在重力作用下使张紧辊绕第二轴承向后运动来实现对皮带的恒力张紧,在皮带的 反作用力作用下,通过调整第二连杆对第一转轴的摇臂长度使张紧框架前端悬空并处于水 平。张紧框架重力对于第二轴承的力臂长度远大于皮带反作用力作用于张紧辊对于第二轴 承的力臂长度。根据杠杆原理,张紧框架的重力作用会使张紧辊对皮带产生数倍的反作用 力。由于第一连杆的前端为螺杆,通过调节配装的螺母,可调节第一连杆相对于第一 转轴的长度,从而改变第二连杆相对于第一转轴的摇臂长度,使张紧辊左右两端向后张紧 的距离可以根据皮带长度及皮带横截面各处张力进行调整。扳手力臂长度大于第二转轴与 第三转轴之间的距离,在张紧或松弛皮带扳动扳手时可以起到省力的作用。扳手和第二连 杆通过轴销铰接,使扳手可向机身外侧转动,在更换皮带时,扳手不会挡到皮带从机身一侧 抽出,易于更换皮带。由于在张紧框架外端沿皮带纵向设置有调节螺杆并配装有游码,转动 游码可以调整游码和张紧框架之间的距离长度,实现对皮带恒张力大小的实时、精确调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①可快速、省力的实现对皮带的张紧及松弛,使需要多名专业人员经一定时间才 能实现的工作简化为简单、快速的工作,大幅减少了人力、时间和工作量。②在更换皮带时,可以将皮带从输送机机身一侧抽出,易于皮带的更换。③在皮带有喇叭口的情况或输送机辊筒调节不到位时,也能够调整张紧辊两端使 张紧辊对皮带横截面各处的张紧力相同,防止皮带跑偏或偏载过大而影响计量,使称重精 度、稳定性得到提高。④张紧框架位于输送机内部,节省了设备所占空间,张紧装置结构轻便,便于设备 的组装、运输、安调。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实时、精确的调整对皮带的恒张力大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内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在皮带张紧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在皮带松弛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应用于电子皮带秤输送机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限于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跨装于电子皮带秤从动辊16两端并位于上下皮带间的张紧框架14、对称设置于张紧框架两外侧的机身侧板1、1'、安装于机身侧板上的 连杆机构。连杆机构由基座2、2'、第一连杆6、6'、第二连杆7、7'、偏摆板10、10'顺序连 接构成。基座2、2'固定于机身侧板上。第一连杆6、6'通过第一转轴4、4'与基座2、2' 铰接,第一连杆6、6'与基座2、2'的联接段为螺杆,在螺杆上配装有调节螺母22、22',螺 杆插装于第一转轴的径向安装孔内。第二连杆7、7'通过第二转轴8、8'与第一连杆6、6' 铰接。偏摆板10、10'通过第三转轴9、9'与第二连杆7、7'铰接,偏摆板同时通过第四转 轴11、11'与机身侧板1、1'铰接。在偏摆板10、10'上设置有紧定螺栓12、12'。在第二 连杆7、7'上通过轴销5、5'铰接有扳手3、3',扳手3、3'力臂长度大于第二转轴8、8 ‘ 与第三转轴9、9'之间的距离。偏摆板10、10'还通过第一轴承13、13'与张紧框架14联 接,张紧框架14通过第二轴承15、15'与从动辊16的中心轴联接。从动辊16可随皮带19 自由转动。在张紧框架外端沿皮带纵向设置有调节螺杆18,在调节螺杆上配装有游码17。 电子皮带秤如果本身带有机身侧板,本技术可以直接利用,可不必再专门制作机身侧 板 1、1'。图1所示是本技术在皮带19张紧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当需要对皮带19 进行张紧时,通过扳动扳手3、3'向皮带秤机身前端转动,使第二连杆7、7'绕第二转轴8、 8'运动并带动第一连杆6、6'、偏摆板10、10'连动,推动偏摆板10、10'绕第四转轴11、 11'转动,当转到第二转轴8、8'位于第一转轴4、4'和第三转轴9、9'之间并处于一条直 线上时,连杆机构处于死点位置,连杆机构达到稳定,再用紧定螺栓12、12'将其锁死,张紧 辊亦即从动辊16向后移动到位,则皮带19被张紧。此时,如需对皮带19的张紧力大小进 行调整时,可调节安装于张紧框架14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子皮带秤偏摆式皮带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跨装于电子皮带秤从动辊(16)两端并位于上下皮带间的张紧框架(14)、对称设置于张紧框架两外侧的机身侧板(1、1′)、安装于机身侧板上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由基座(2、2′)、第一连杆(6、6′)、第二连杆(7、7′)、偏摆板(10、10′)顺序连接构成,基座(2、2′)固定于机身侧板上,第一连杆(6、6′)通过第一转轴(4、4′)与基座(2、2′)铰接,第二连杆(7、7′)通过第二转轴(8、8′)与第一连杆(6、6′)铰接,偏摆板(10、10′)分别通过第三转轴(9、9′)与第二连杆(7、7′)铰接及通过第四转轴(11、11′)与机身侧板(1、1′)铰接;在偏摆板(10、10′)上设置有紧定螺栓(12、12′);在第二连杆(7、7′)上安装有扳手(3、3′);偏摆板(10、10′)还通过第一轴承(13、13′)与张紧框架(14)联接,张紧框架(14)通过第二轴承(15、15′)与从动辊(16)的中心轴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电子皮带秤偏摆式皮带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跨装于电子皮带秤从动辊(16)两端并位于上下皮带间的张紧框架(14)、对称设置于张紧框架两外侧的机身侧板(1、1′)、安装于机身侧板上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由基座(2、2′)、第一连杆(6、6′)、第二连杆(7、7′)、偏摆板(10、10′)顺序连接构成,基座(2、2′)固定于机身侧板上,第一连杆(6、6′)通过第一转轴(4、4′)与基座(2、2′)铰接,第二连杆(7、7′)通过第二转轴(8、8′)与第一连杆(6、6′)铰接,偏摆板(10、10′)分别通过第三转轴(9、9′)与第二连杆(7、7′)铰接及通过第四转轴(11、11′)与机身侧板(1、1′)铰接;在偏摆板(10、10′)上设置有紧定螺栓(12、12′);在第二连杆(7、7′)上安装有扳手(3、3′);偏摆板(10、10′)还通过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昭龙张廷翔白炜张浩邓晶王帆罗清敏王桂波胡刚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昆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