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具体设计一种限位结构及其设置方法。
技术介绍
1、为适应建构筑物因荷载差异、地基不均匀、温度变化及地震作用而可能发生的变位、伸缩、变形,避免结构开裂甚至破坏,保障结构的正常使用与安全,在结构的特定部位需设置变形缝。变形缝两侧结构的差异沉降与位移值应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满足结构正常使用功能的要求、满足防水可靠性的要求及满足美观的要求。为此,结构变形缝处需设置抗剪构造措施,通过提高结构变形缝处的抗剪能力,达到限制变形缝两侧结构物差异沉降与位移的目的。
2、现有技术方案中,抗剪构造措施销棒与套筒均为圆形,采用填塞黄油等措施保障初始安装时销棒位于套筒的居中位置,如图1、2所示。但是,按现有技术方案的变形缝抗剪构造措施实施,会出现销棒的抗剪能力与结构水平构件、竖直构件不匹配的情况。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结构发生超出预期的破坏。即,当变形缝处销棒的抗剪能力显著高于某一方向上结构构件的抗剪能力时,会导致该方向上的结构构件先于抗剪销棒发生局部剪切破坏,由此而导致主体结构发生开裂、渗漏水且难以修复的情况。
/>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限位结构,用于限制变形缝一侧的第一主体结构相对于另一侧的第二主体结构的位移,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的断面的形状为矩形及其外侧的两个半圆形,其中,两个半圆形的直径分别与矩形的两个短轴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销棒(2)是光圆钢筋或钢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限位结构,用于限制变形缝一侧的第一主体结构相对于另一侧的第二主体结构的位移,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的断面的形状为矩形及其外侧的两个半圆形,其中,两个半圆形的直径分别与矩形的两个短轴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销棒(2)是光圆钢筋或钢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霞,陈仁东,刘明高,吴金刚,姚晓励,梁志超,李建林,刘翔宇,陈明奎,庞康,郭淞,李婧,周长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