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囊抛光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双方向轮式气囊连续调节气压的抛光装置,属于超精密光学表面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1、非球面光学元件相比球面光学元件能够提供更大的设计自由度和灵活性,可以满足些理论上相互制约的设计要求,以较少的元件数量有效校正多种像差、改善光学系统成像质量、减轻光学系统的重量、缩小光学系统整体外形尺寸。非球面元件在光学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可以在不增加独立像差数量的情况下,增加光学系统结构设计过程中的自变量数量,从而达到提高成像质量的同时改进系统结构的目的,因此非球面元件广泛应用于光刻投影、航天遥感、天文观测等多种光电系统中。非球面光学玻璃元件的制造难点在于,需要在保障面形精度要求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表面加工质量。通常来说,功能越强大的非球面元件面形越复杂,如何同时保证高面形精度、高表面质量和高加工效率是目前超精密光学加工领域共同面临的难题。
2、随着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cam)和数控加工技术(nc)的发展可以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出自由曲面的基本形面然后对自由曲面的基本形面进行研磨和抛光就可以得到光学自由曲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双方向轮式气囊连续调节气压的抛光装置,主要包含自转电机、自转电机座、自转电机皮带轮、自转驱动轴、自转驱动轴上/下齿轮、自转驱动轴上/下气动旋转接头、自转驱动轴上/下轴承、自转传递杆、自转传递杆轴承、自转传递杆齿轮、自转轴齿轮、自转轴左/右轴承、自转轴气动旋转接头、公转电机、公转电机座、公转电机皮带轮、公转驱动套筒、公转驱动套筒齿轮、公转驱动套筒轴承、公转箱体、公转箱体左/右侧护板、公转箱体左下护板、支架、转接板、伞齿轮、抛光轮、抛光轮挡板、气囊;上述组成部分的连接关系为:在整体结构中,自转电机固定在自转电机座上,自转电机座安装在公转电机上,公转电机固定在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方向轮式气囊连续调节气压的抛光装置,主要包含自转电机、自转电机座、自转电机皮带轮、自转驱动轴、自转驱动轴上/下齿轮、自转驱动轴上/下气动旋转接头、自转驱动轴上/下轴承、自转传递杆、自转传递杆轴承、自转传递杆齿轮、自转轴齿轮、自转轴左/右轴承、自转轴气动旋转接头、公转电机、公转电机座、公转电机皮带轮、公转驱动套筒、公转驱动套筒齿轮、公转驱动套筒轴承、公转箱体、公转箱体左/右侧护板、公转箱体左下护板、支架、转接板、伞齿轮、抛光轮、抛光轮挡板、气囊;上述组成部分的连接关系为:在整体结构中,自转电机固定在自转电机座上,自转电机座安装在公转电机上,公转电机固定在公转电机座上,公转电机座固定在支架上。自转电机皮带轮通过齿轮与自转驱动轴连接,而自转驱动轴则通过轴承和轴承固定在公转驱动套筒内。公转电机皮带轮与公转驱动套筒齿轮通过皮带连接,公转驱动套筒则通过轴承固定在支架上,下端与公转箱体通过螺钉紧密结合。气体从自转驱动轴的上气动旋转接头进入中空的自转驱动轴,再经由气管连接到自转轴气动旋转接头。自转传递杆齿轮通过皮带与自转轴齿轮连接,而自转轴则通过左右轴承和轴承分别固定在公转箱体的护板上。公转箱体的护板和底部护板分别通过螺钉牢固地连接在一起。最后,抛光轮安装在自转轴上,气体通过其通气孔进入气囊以实现功能。
2.气体由气泵产生后经过自转驱动轴的上旋转接头进入自转驱动轴的下气动旋转接头;自转驱动轴下齿轮和自转传递杆齿轮相接触,自转传递杆利用轴承固定在公转箱体上,公转箱通过螺丝固定公转箱体左/右侧护板和公转箱体左下护板;自转轴两端通过轴承分别固定在公转箱体的左/右侧护板上;抛光轮安装在自转轴上,气体通过中空的自转轴进入抛光轮的通气孔,进而进入气囊中;抛光轮在自转轴带动下旋转,产生自转运动;抛光轮在公转箱体的转动下做公转运动;抛光轮上的气囊随着抛光轮做自公转运动,产生类高斯的去除函数,达到高收敛性的超精密光学表面加工效果。
3.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春,宁燕,翁韵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未来创新科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