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荧光微球,具体涉及一种核壳结构可食用丝蛋白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荧光微球受到外界能量刺激可以激发出荧光,这种特性使其在生物、医学、检测成像和防伪检测等领域有着深远的应用,其中,应用于药物防伪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药品内部或片剂表面对药品本身进行标记,将是打击假药的一大进步。由于涉及到吞服和体内使用,因此对于此类应用的荧光微球要求具有可食用性。一般来说,常用的可食用微球基体材料包括聚合物、脂质、天然高分子等生物材料。丝素蛋白(sf)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免疫原性低,目前已被批准用于广泛的食品应用,并得到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认证。部分有机荧光染料已被证明对人体是安全的,常在药物和医疗中使用,包括荧光素及其衍生物、花青类染料等。因此,认为以sf为基体,以可食用荧光染料为荧光来源,是制备可食用丝蛋白荧光微球的良好选择。
2、微流控技术以其微型化、集成化、高通量、高灵敏度、易于操作等优点,在生物、医药、环境、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微流控方法已经流行于生成单相或多相液滴,例如w/o/w(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壳结构可食用丝蛋白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可食用丝蛋白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相中的醇类溶剂和收集液中的醇类相互独立的选自甲醇和/或乙醇,所述外相中醇类溶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0%-30%,所述收集液中醇类的质量百分比为30%-7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可食用丝蛋白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相中丝素蛋白的质量浓度为5%-9%。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可食用丝蛋白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相中油类为油酸、甘油、棕榈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壳结构可食用丝蛋白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可食用丝蛋白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相中的醇类溶剂和收集液中的醇类相互独立的选自甲醇和/或乙醇,所述外相中醇类溶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0%-30%,所述收集液中醇类的质量百分比为30%-7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可食用丝蛋白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相中丝素蛋白的质量浓度为5%-9%。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可食用丝蛋白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相中油类为油酸、甘油、棕榈酸异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可食用丝蛋白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相中表面活性剂为司盘80和/或硬脂酰乳酰乳酸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可食用丝蛋白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相中荧光染料为香豆素及其衍生物、荧光素钠、亚甲基蓝、吲哚菁绿中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