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减压,尤其涉及一种改善氨气减压器稳定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大量使用氨气,而氨气在使用前往往需要减压。在氨气气路中,因为有可能存在气液相变,不排除气氨中夹杂一些液氨。另外,通过减压器后也可能气体膨胀而降温再次发生相变又变成液体。由于存在相变,造成氨气减压器输出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善氨气减压器稳定性的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氨气减压器输出不稳定的缺陷。
2、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善氨气减压器稳定性的方法,包括在氨气减压器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串联一个缓冲罐。
3、优选的,将缓冲罐的进气管插入缓冲罐内底部,将缓冲罐的出气管插入在缓冲罐内顶部。
4、优选的,包括:在缓冲罐外部包裹电热带,通过恒温控制模块控制电热带的温度。
5、优选的,恒温控制模块的控温范围为30℃~70℃。
6、优选的,恒温控制模块包括:
7、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氨气减压器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氨气减压器(1)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串联一个缓冲罐(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氨气减压器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缓冲罐(2)的进气管插入缓冲罐(2)内底部,将缓冲罐(2)的出气管插入在缓冲罐(2)内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氨气减压器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缓冲罐(2)外部包裹电热带,通过恒温控制模块控制电热带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善氨气减压器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恒温控制模块的控温范围为30℃~7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氨气减压器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氨气减压器(1)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串联一个缓冲罐(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氨气减压器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缓冲罐(2)的进气管插入缓冲罐(2)内底部,将缓冲罐(2)的出气管插入在缓冲罐(2)内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氨气减压器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缓冲罐(2)外部包裹电热带,通过恒温控制模块控制电热带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善氨气减压器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恒温控制模块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祥林,石超,李成明,杨少延,崔草香,朱瑞平,郭柏君,陈兆显,李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国鲸合创青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