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分区块3D建模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控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4721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分区块3D建模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控及系统,对施工现场进行分区块处理;用扫描设备扫描并建立划分后的各区块的3D区块模型;终端数据处理设备根据各区块模型构建施工现场的3D宏观模型并进行显示,对各区块模型进行处理,确定其模型类型,根据模型类型确定是继续扫描设备扫描还是将模型类型信号传输至对应区块的区块预警报警设备以及终端显示操作设备;终端显示操作设备对模型进行3D显示,并对报警区块及与报警区块相关联的预警区块进行突出显示,人员通过终端显示操作设备的操作面板对突出显示内容进行处理,并发处理信息至区块预警报警设备;本申请可在危险事故萌芽时期就将其发现并进行预警,可降低施工现场的事故发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施工安全监控,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分区块3d建模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控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有限的场地里存在大量的人、材、机的流动,随着工程规模的增大和结构技术的复杂化,各工序之间的交叉作业也越来越多,因此具有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

2、对于施工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施工设备安全、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以及施工环境安全。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关注防火、乱搭电线、安全帽、脚手架等等一系列问题。而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现状并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在于现场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并没有落实安全施工这一工作,导致近年来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增加。因此,对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需要在加强制度、人员管理的基础上,融入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化监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分区块3d建模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控及系统,通过将3d建模技术应用在施工安全监控中,实现了智能化监控,便于对施工中的危险行为进行预警,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分区块3D建模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控方法,其步骤是:步骤一、对施工现场进行分区块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分区块3D建模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控,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进行分区块处理的方式为:根据人为干预的程度把施工现场分为静止环境以及流动环境;将流动环境标注为含有重点元素的区块,将静止环境标注为不含有重点元素的区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分区块3D建模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控,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用扫描设备扫描的方式为:在所划分的含有重点元素的区块内放置一台扫描设备,该扫描设备的扫描范围能够覆盖整个区块;

4.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分区块3d建模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控方法,其步骤是:步骤一、对施工现场进行分区块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分区块3d建模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控,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进行分区块处理的方式为:根据人为干预的程度把施工现场分为静止环境以及流动环境;将流动环境标注为含有重点元素的区块,将静止环境标注为不含有重点元素的区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分区块3d建模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控,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用扫描设备扫描的方式为:在所划分的含有重点元素的区块内放置一台扫描设备,该扫描设备的扫描范围能够覆盖整个区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分区块3d建模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控,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在宏观模型构中,对流动环境进行正常显示并进行实时更新,对静止环境进行排除或固定化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分区块3d建模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控,其特征在于:对静止环境进行排除或固定化处理的过程为:对于偶尔有人进入的区块,在施工现场的宏观模型中将此区块固定为初始模型,此后只在此区块有变动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再次建模并更新宏观建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分区块3d建模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控,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模型类型包括报警模型、预警模型和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恩龙王超袁铭阳张洋王文硕兰晓静赵莹姚超赵鑫张岱威张聪李云霄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