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底管道内修复验证系统及验证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4706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底管道内修复验证系统及验证方法,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滚筒机构;挠性管,缠绕于滚筒机构上;试验管路机构,包括管路组件和与管路组件连接的牵引球筒,牵引球筒上设置注水管线;夹持机构,设置于滚筒机构与管路组件之间,夹持机构的出口端的中心线与管路组件的自由端的中心线对齐;牵引机构,牵引机构设置于牵引球筒的一侧,该方法包括管路组件内表面清理、牵引拖带、挠性管牵引、挠性管检验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模拟实尺寸海管立管、海管膨胀弯等特殊结构,可对内涂修复技术、内衬修复技术、内穿插修复技术提供工艺验证,同时也可对生产期海底管道的清洗、除锈、除垢、检验、监测等新技术提供工艺验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开发,尤其是涉及一种海底管道内修复验证系统及验证方法


技术介绍

1、海底管道是海上油气输送的重要设施,海上油气大规模开发已经超过20年,部分海底管道已经接近或超过服役年限,泄漏风险日益增加,只能对老旧海管进行弃置,重新敷设。然而,重新敷设将带来高额投资和长周期的工程开发,对油田的产量影响巨大。现阶段急需新技术的应用,对老旧海管进行维修,以增加服役年限。

2、目前针对陆地油气长输管线,内涂修复技术和内衬管修复技术日渐成熟,但由于海底管道存在立管、膨胀弯等特殊结构,采用内涂修复技术和内衬管修复技术时,需要针对特殊结构开展验证试验。

3、因此,亟待需要一种海底管道内修复验证系统及验证方法,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底管道内修复验证系统及验证方法,利用干船坞建设海管内修复的陆地验证系统,实尺寸模拟立管和膨胀弯等特殊结构,实现对工艺方法的中试验证,为海上工程实施提供技术依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底管道内修复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管道内修复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的牵引速度与所述夹持机构的运行速度和所述滚筒机构释放所述挠性管的滚动速度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海底管道内修复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底管道内修复验证系统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设置于所述滚筒机构与所述夹持机构之间,所述导向机构用于使所述挠性管垂直地由所述夹持机构的入口端进入所述夹持机构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底管道内修复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管路包括依次通过法兰组件连接的第一立管、第一膨胀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底管道内修复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管道内修复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的牵引速度与所述夹持机构的运行速度和所述滚筒机构释放所述挠性管的滚动速度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海底管道内修复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底管道内修复验证系统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设置于所述滚筒机构与所述夹持机构之间,所述导向机构用于使所述挠性管垂直地由所述夹持机构的入口端进入所述夹持机构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底管道内修复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管路包括依次通过法兰组件连接的第一立管、第一膨胀弯管、路由管段、第二膨胀弯管和第二立管,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海底管道内修复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管路机构还包括牵引端板,所述牵引机构通过牵引端板的中心密封机构连接所述牵引球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超苑世宁吕广磊杨中娜高海宾赵可天夏明磊孙玉江朱琳张晟昊胡天玮张平张承轩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天津管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