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素纳米水凝胶微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47064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核素纳米水凝胶微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纳米生物医药领域,包括针尖层和基底层,针尖层是将核素纳米药物负载至甲基丙烯酰化明胶微针针尖上,核素纳米药物包括Ag<subgt;2</subgt;S纳米粒和放射性核素<supgt;32</supgt;P标记的磷酸钙,其通过生物矿化反应形成Ag<subgt;2</subgt;S@Ca<supgt;32</supgt;P纳米粒,基底层为基底基质,包括透明质酸;本方案制得的核素纳米药物水凝胶微针中的Ag<subgt;2</subgt;S@Ca<supgt;32</supgt;P可以响应肿瘤弱酸性环境释放Ag<subgt;2</subgt;S纳米粒,在近红外光的照射下,其具备的光热转换效能可以有效地杀伤细菌,同时有效改善肿瘤低氧环境,增强核素的治疗效果,在黑色素瘤缺损修复中发挥抗菌及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抑制肿瘤生长及肿瘤复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素纳米水凝胶微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它只占皮肤癌病例的4%,但是却导致了75%以上的皮肤癌死亡。黑色素瘤起病原因主要是皮肤表皮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不受控制的大量增殖,其发生发展是基因、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指出,局限性黑色素瘤(0期-ⅱ期)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切除原发病灶来治愈。然而,手术治疗仍伴随一定的术后复发风险,黑色素瘤ⅰb期和ⅱ期患者复发率分别为8%和29%,且患者复发率和死亡率呈正相关。肿瘤局部复发主要有以下几项危险因素:一是手术切缘阳性。二是肿瘤侵犯皮肤的深度,如果肿瘤浸润的深度大于4mm,则即使切除了肿瘤,患者也可能会在较短时间内复发。三是黑色素瘤的发病部位多位于四肢及黏膜,手术操作难以彻底清除肿瘤病灶;且术后微卫星灶的残留、肿瘤细胞的微浸润等仍会导致黑色素瘤的局部复发。四是术中出血也会使肿瘤细胞扩散到血液中,从而提高体内循环肿瘤细胞的水平,增加术后复发危险因素。以上表明局限性黑色素瘤患者术后复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黑色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素纳米水凝胶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素纳米水凝胶微针包括基底层和针尖层,所述针尖层由甲基丙烯酰化明胶负载核素纳米药物Ag2S@Ca32P构成,所述核素纳米药物Ag2S@Ca32P包括内核Ag2S纳米粒、放射性核素32P标记的磷酸钙和牛血清白蛋白外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素纳米水凝胶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素纳米水凝胶微针的针长为550μm,所述基底层的直径为9mm。

3.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核素纳米水凝胶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gNO3、Na2S·9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素纳米水凝胶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素纳米水凝胶微针包括基底层和针尖层,所述针尖层由甲基丙烯酰化明胶负载核素纳米药物ag2s@ca32p构成,所述核素纳米药物ag2s@ca32p包括内核ag2s纳米粒、放射性核素32p标记的磷酸钙和牛血清白蛋白外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素纳米水凝胶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素纳米水凝胶微针的针长为550μm,所述基底层的直径为9mm。

3.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核素纳米水凝胶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gno3、na2s·9h2o、cacl2的摩尔比为1:2:1;所述磷[32p]酸钠盐溶液的放射性浓度为1mci/ml。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加热搅拌的温度为55℃,时间为4h,所述过夜孵育的温度为3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郝璐胡硕周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