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与设备搭载舱体、燃料存储舱体装配的装配平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4694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3:07
本申请涉及装配工装的技术领域,改善了现有技术对于动力发生装置与设备搭载舱体、燃料存储舱体的装配精度和效率不足的缺陷,公开了一种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与设备搭载舱体、燃料存储舱体装配的装配平台,其包括:第一平台;第二平台通过偏摆机构设置于第一平台上,偏摆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偏摆件,偏摆件令第二平台的一侧具有靠近或远离第一平台的运动方式;第三平台,通过俯仰机构设置于第二平台远离第一平台的一面,俯仰机构包括至少两个俯仰件,俯仰件令第三平台的一侧具有靠近或远离第一平台的运动方式;支撑模块,设置于第三平台上,支撑模块包括支撑机构。本申请能够提供一种装配平台对动力发生装置姿态进行调整以进行高精度装配,同时提高动力发生装置与设备搭载舱体、燃料存储舱体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装配工装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与设备搭载舱体、燃料存储舱体装配的装配平台


技术介绍

1、在航天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动力发生装置进行设备搭载舱体和燃料存储舱体的安装。动力发生装置的装配需要使用装配平台对动力发生装置姿态进行调节,以便辅助进行设备搭载舱体和燃料存储舱体的对接和安装。

2、现有技术中的装配平台均为手动调节平台,在装配过程中,通过人工手动调整平台来调整动力发生装置的姿态,并通过天车吊起设备搭载舱体或燃料存储舱体固定在龙门安装支架上,再将龙门支架人工推到合适位置,以对接动力发生装置,并进行进一步的安装。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由于动力发生装置姿态均为人工经验调整,且设备搭载舱体和燃料存储舱体套接过程也是人工驱动,因此,装配效率低,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现有技术对于动力发生装置与设备搭载舱体、燃料存储舱体的装配精度和效率不足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与设备搭载舱体、燃料存储舱体装配的装配平台。

2、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与设备搭载舱体、燃料存储舱体装配的装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与设备搭载舱体、燃料存储舱体装配的装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摆件(21)包括壳体(211)、伸缩杆(22)和伸缩组件(24),所述壳体(211)连接所述第一平台(1),所述伸缩杆(22)一端穿设入所述壳体(211)内,所述伸缩杆(22)与所述壳体(211)滑动连接,所述伸缩组件(24)设置于所述壳体(211)内用于驱动所述伸缩杆(22)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与设备搭载舱体、燃料存储舱体装配的装配平台,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与设备搭载舱体、燃料存储舱体装配的装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与设备搭载舱体、燃料存储舱体装配的装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摆件(21)包括壳体(211)、伸缩杆(22)和伸缩组件(24),所述壳体(211)连接所述第一平台(1),所述伸缩杆(22)一端穿设入所述壳体(211)内,所述伸缩杆(22)与所述壳体(211)滑动连接,所述伸缩组件(24)设置于所述壳体(211)内用于驱动所述伸缩杆(22)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与设备搭载舱体、燃料存储舱体装配的装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24)包括第一螺杆(241)、蜗轮(242)和蜗杆(243),所述蜗轮(242)和所述蜗杆(243)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211)内,所述蜗轮(242)和所述蜗杆(243)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螺杆(241)同轴连接于所述蜗轮(242)中心,所述第一螺杆(241)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211)内,所述第一螺杆(241)一端同轴穿设入所述伸缩杆(22)内并与所述伸缩杆(22)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平台(3)上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螺杆(241)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25),所述伸缩杆(22)设置有防止转动的限位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与设备搭载舱体、燃料存储舱体装配的装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5)包括盒体(251)、第一驱动件(252)和第一传动结构(253),所述第一驱动件(252)为伺服电机,所述第一驱动件(252)的输出端穿设入所述盒体(251)中,所述盒体(251)连接于所述第二平台(3)上,所述第一驱动件(252)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斜齿轮(2521),所述第一传动结构(253)包括两根第一传动轴(2531),两根所述第一传动轴(2531)一端均穿设入所述盒体(251)中,并设置有与所述主动斜齿轮(2521)啮合的从动斜齿轮(2532),所述第一传动轴(2531)另一端同轴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一螺杆(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金星徐洋刘连喜赛音宫彬彬王博赵伟李林峰戴俊杰董富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