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外管1这种设计在非雾化加热场景下,位于所述外管1的外围周圈的溶液基于微管虹吸效应,使之从外部到所述穿孔14部分基本是微流体压强,且各个穿孔14压差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冷液不倒流、向内不漏液至汽道及其它相关组件,无内外漏污染发生,确保所述雾化组件100能够在加热状态下无杂质参与雾化。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外管1这种设计在雾化加热场景下,汽道在人为造成较大的负压差状态下(例如,吸烟),基于布鲁利原理,使所述外管1外围的溶液能够快速填补至所述储油元件2,能够保障在雾化加热期间,有充足的溶液供给,降低了干烧导致的异味现象发生。本专利技术的所述外管1采用玻璃材料(例如特种玻璃)制成,其制备工艺相对成熟,且耐高温达1000℃。所述外管1的形状易于控制,以便于后续生产组装。所述穿孔14可以使用tgv(玻璃通孔)技术,以实现精确控制。所述储油元件2收容于所述外管1的第一腔体13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油元件2为储油棉,例如耐高温网巢结构高分子纤维储油棉。所述储油元件2大致呈中空的圆柱形,其设有第二腔体23。所述加热元件3至少部分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管,配置为收容于雾化组件的加热元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气流孔包括第一气流孔,所述第一气流孔沿所述内管的轴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气流孔沿所述内管的周向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孔为若干个且沿所述内管的周向分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气流孔还包括沿所述内管的轴向位于所述第一气流孔的一侧的第二气流孔以及沿所述内管的轴向位于所述第一气流孔的另一侧的第三气流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管,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管,配置为收容于雾化组件的加热元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气流孔包括第一气流孔,所述第一气流孔沿所述内管的轴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气流孔沿所述内管的周向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孔为若干个且沿所述内管的周向分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气流孔还包括沿所述内管的轴向位于所述第一气流孔的一侧的第二气流孔以及沿所述内管的轴向位于所述第一气流孔的另一侧的第三气流孔。
5.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兵,赖中元,肖春德,卿锐,
申请(专利权)人:立讯电子科技恩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