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生细胞外基质的复合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4665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组织填充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生细胞外基质的复合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填充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二维交联产物和三维交联产物的制备:首先分子量为1.0×10<supgt;6</supgt;Da~1.5×10<supgt;6</supgt;Da的RGD肽修饰的透明质酸钠与Ⅰ型重组胶原蛋白经两步交联得到二维交联产物;所述二维交联产物与分子量为2.0×10<supgt;6</supgt;Da~2.5×10<supgt;6</supgt;Da的RGD肽修饰的透明质酸钠在交联剂BDDE的作用下交联得到三维交联产物,所述三维交联产物即是复合凝胶,所述复合凝胶与Ⅲ型胶原蛋白混合得到可注射复合填充剂,该复合填充剂能够同时实现原位填充和原位再生的功能,同时具有更强的抵抗酶解能力和更好的填充塑型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组织填充材料,具体涉及一种仿生细胞外基质的复合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改善衰老主要是通过注射填充物的方式来补充真皮或皮下组织甚至是骨组织缺失的成分,达到改善面部缺陷,保持年轻化的效果,本质是为皮肤补充细胞外基质。

2、主流的填充材料包括物理占位生物材料(如玻尿酸)、刺激再生材料(如plla童颜针、pcl少女针)、生物活性再生材料(如胶原蛋白、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多孔再生材料(adm)),但均具有不可避免的缺点。例如玻尿酸填充剂通过物理占位的作用仅能暂时补充容量,透明质酸随着时间逐渐降解,不能维持长久效果;plla等刺激再生材料即时填充效果差,该类材料通过引发炎性反应激发成纤维细胞聚集到微球表面,通过粘附、铺展、增殖等过程分泌细胞外基质(ecm),产生再生效果的时间很长;而adm、胶原蛋白等生物活性再生材料可刺激生理性再生,却具有维持时间短、免疫原性的风险。

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 117771436a,专利名称是一种注射用再生丝素蛋白-透明质酸钠凝胶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技术凝胶中的再生丝素蛋白还可以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生细胞外基质的复合填充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填充剂包括复合凝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细胞外基质的复合填充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填充剂还包括Ⅲ型重组胶原蛋白。

3.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仿生细胞外基质的复合填充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初级交联产物的交联过程还包括离心步骤;优选地,离心条件是:在2~8℃条件下,10000~15000rpm离心10~30min后,静置10~30min,重复以上循环4~6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Ⅰ型重组胶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细胞外基质的复合填充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填充剂包括复合凝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细胞外基质的复合填充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填充剂还包括ⅲ型重组胶原蛋白。

3.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仿生细胞外基质的复合填充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初级交联产物的交联过程还包括离心步骤;优选地,离心条件是:在2~8℃条件下,10000~15000rpm离心10~30min后,静置10~30min,重复以上循环4~6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ⅰ型重组胶原蛋白的分子量是55kda;与所述分子量为1.0×106da~1.5×106da的经rgd肽修饰的透明质酸钠混合后,所述分子量为1.0×106da~1.5×106da的经rgd肽修饰的透明质酸钠的质量浓度是1~15wt.%,ⅰ型重组胶原蛋白的质量浓度是1~10wt.%;优选地,所述分子量为1.0×106da~1.5×106da的经rgd肽修饰的透明质酸钠与ⅰ型重组胶原蛋白之间的重量比为1:1~5: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量为1.0×106da~1.5×106da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雯张天阳樊杏利张娅倩彭丹丹李悦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佰傲再生医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