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渗透油气田压裂,是一种新型双通道在线核磁共振驱替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国内陆相盆地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低渗透油气藏等非常规资源已成为重要储量动用领域。对于低渗透油气藏,采用常规技术难以实现开采动用。在国内外范围内,低渗透油气藏的经济有效动用必须通过水力压裂等改造手段。为了经济高效开发的低渗透油气资源,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发展迅速,体积压裂会在储层中形成复杂缝网结构,压裂液通过压开的渗流通道进入裂缝,在压力作用下压裂液与岩石基质中的原油发生渗吸置换,在天然压力或外在条件的作用下,通过具有高渗流能力的裂缝,将原油举升到地面。
2、核磁共振技术具有扫描迅速、对岩心无损害、并且灵敏度高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我国油气藏开发的各个领域,核磁共振技术可以定量化表征岩心内部氢信号的含量,因为可以精确了解含氢流体的运移特征。核磁共振技术用于裂缝驱油机理的研究中,主要是通过检测不同时刻岩心内部不同孔径内氢离子含量变化,获取岩心基质和裂缝孔隙中流体置换的规律,通过在线核磁驱替实时探究岩心内部流体流动和赋存的主要场所。
3、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双通道在线核磁共振驱替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驱替系统、液体驱替系统、双通道岩心夹持系统、围压加载系统、液体回收系统和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仪,围压加载系统包括环压泵、加热器、围压加载腔,围压加载腔套设在双通道岩心夹持系统外,双通道岩心夹持系统包括第一岩心夹持器和第二岩心夹持器,双通道岩心夹持系统位于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仪的磁场区域,气体驱替系统出口与第一岩心夹持器进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一驱替管线,液体驱替系统与第二岩心夹持器进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二驱替管线,第一驱替管线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切换阀,第一切换阀下端口与第二驱替管线之间连通有互通管线,双通道岩心夹持系统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通道在线核磁共振驱替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驱替系统、液体驱替系统、双通道岩心夹持系统、围压加载系统、液体回收系统和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仪,围压加载系统包括环压泵、加热器、围压加载腔,围压加载腔套设在双通道岩心夹持系统外,双通道岩心夹持系统包括第一岩心夹持器和第二岩心夹持器,双通道岩心夹持系统位于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仪的磁场区域,气体驱替系统出口与第一岩心夹持器进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一驱替管线,液体驱替系统与第二岩心夹持器进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二驱替管线,第一驱替管线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切换阀,第一切换阀下端口与第二驱替管线之间连通有互通管线,双通道岩心夹持系统出口与液体回收系统之间固定连通有排液管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通道在线核磁共振驱替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气体驱替系统包括高压气瓶组、气体增压泵和空压机,高压气瓶组包括多个高压气瓶,高压气瓶组出口与气体增压泵进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一输气管线,气体增压泵出口与第一岩心夹持器进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一驱替管线,空压机出口与气体增压泵与第一切换阀之间的第一驱替管线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二输气管线,第二输气管线与第一切换阀之间的第一驱替管线上固定连通有放空管线,放空管线和第一切换阀之间的第一驱替管线及第二输气管线上均固定安装有压力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双通道在线核磁共振驱替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液体驱替系统包括恒速恒压泵、中间容器瓶组、第二切换阀,第二切换阀为多通阀,第一切换阀下端口与第二切换阀第一端口之间连通有互通管线,第二切换阀第二端口与第二岩心夹持器进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二驱替管线,恒速恒压泵出口与中间容器瓶组进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一输液管线,中间容器瓶组出口与第二切换阀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一液驱管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双通道在线核磁共振驱替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间容器瓶组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中间容器瓶,恒速恒压泵出口与第一中间容器瓶进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一输液管线,第一输液管线与第二中间容器瓶进口之间固定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波,王勇,孙中华,沈彬彬,王永康,杨明敏,刘雄飞,夏旭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