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式杀虫灯属于机械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昆虫的趋光特性是人所共知的,早在上世纪60年代,国外就利用日光灯对美洲棉铃虫等害虫进行诱杀试验;后来专利技术了黑光灯,这种灯的发射波长为300nm-450nm,峰值为365nm,更适合大多数昆虫的喜好。我国昆虫学家丁岩钦、刘立春等人对昆虫趋光性的特点做过专项研究、试验,并从植保应用的角度给予了肯定(见丁岩钦、丁雷合著的《害虫管理学理论与方法》、2005年《昆虫知识》)。实践中人们用于诱杀害虫的灯包括黑光灯、高压汞灯、紫光灯、日光灯等。上世纪92~94年间,我国棉铃虫害特大爆发,全国推广使用灯光诱杀取得良好的效果。从那以后开始注重对这一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截至目前,虽然灯光诱杀害虫在我国有十年以上的历史,但在整个害虫综合防治体系中所占比重显然过低,其原因所在本项目申请人做过深入的了解。利用该技术做成杀虫产品,目前大都采用与高压电相结合的方式方法;灯光将害虫引诱过来,灯管的外围布置高压电击网,害虫碰上即被电死。据本申请人了解,目前这类器具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器具本身的性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完善,主要是如何提高杀虫效果和降低损害率 ...
【技术保护点】
本项目主要针对的是小型害虫,尤其是近几年连续爆发的稻飞虱,而稻飞虱刚好具有很强的趋光特性。需要特别阐述的是,不能指望将高压电两极距离缩小对付稻飞虱这样的小害虫,因为这类小害虫往往数量特别多,今年的稻飞虱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这种情况下大量被电死的虫子很快会塞满狭小的高压电间隙,从而造成短路,这便是确立本项目的初衷。
【技术特征摘要】
1.本项目主要针对的是小型害虫,尤其是近几年连续爆发的稻飞虱,而稻飞虱刚好具有很强的趋光特性。需要特别阐述的是,不能指望将高压电两极距离缩小对付稻飞虱这样的小害虫,...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