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边坡水土流失的植被精准配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46349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治边坡水土流失的植被精准配置方法,包括在天然草地坡面和裸地坡面采集原状根土复合体样品,测定相对土壤分离速率,用于表征坡面侵蚀特征;同时测定对应土壤理化性质,用于表征土壤质地;然后测定原状根土复合体所含的根长密度;分析相对土壤分离速率与根长密度的关系,解析土壤质地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区分出高质地土壤和低质地土壤,分别探究高质地土壤和低质地土壤的相对分离速率与根长密度的关系;其中,高质地土壤对应根长密度为58.02‑160.00km·m<supgt;‑3</supgt;;估算对应的草本盖度为32.02%‑51.56%;低质地土壤根长密度≥184.57km·m<supgt;‑3</supgt;,对应草本盖度为55.14%;低质地土壤,播种之前在0‑10cm土层掺混长度为8‑10cm的秸秆3.3kg·m<supgt;‑3</supgt;‑3.5kg·m<supgt;‑3</supg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土保持,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防治边坡水土流失的植被精准配置方法


技术介绍

1、植物能够有效削减土壤侵蚀,增加边坡结构的稳定性,成为我国边坡生态修复过程中常用的措施。而边坡绿化过程中,草本植物常以播散草籽的形式进行布设,在发芽之前和植物生长初期这个阶段,植被对土壤侵蚀的削减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甚至对侵蚀具有促进作用,极容易产生水土流失,从而影响主体工程的质量以及边坡稳定。因此,植物措施布设初期边坡土壤侵蚀防治是生态修复的要点之一。此外,不同边坡的下垫面土壤条件千差万别,如何对不同类型的边坡进行识别,并精准配置相应的植物措施,成为当前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工作的关键所在。

2、当前边坡生态修复过程中草本植物的布设,多采用统一的密度和盖度,而土壤质地不同,自身所具有的抗蚀性能存在差异,因此,不同质地土壤的边坡所需要的植被盖度是不同的,对于质地较好的坡面,只需要较少的植被措施即可起到防治坡面土壤侵蚀的目的,但是如何界定不同土壤质地的坡面,各类坡面如何实现措施的精准配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p>技术实现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治边坡水土流失的植被精准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边坡水土流失的植被精准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的土壤理化性质包括容重和有机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治边坡水土流失的植被精准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的高质地土壤为容重高于等于1.30g·cm-3,或有机质高于等于11.76g·kg-1时,土壤中只需少量根系存在,即能达到较低的分离速率;低质地土壤为容重低于1.30g·cm-3,或有机质低于11.76g·kg-1时,土壤中需大量根系存在,才能达到较低的分离速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边坡水土流失的植被精准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边坡水土流失的植被精准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的土壤理化性质包括容重和有机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治边坡水土流失的植被精准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的高质地土壤为容重高于等于1.30g·cm-3,或有机质高于等于11.76g·kg-1时,土壤中只需少量根系存在,即能达到较低的分离速率;低质地土壤为容重低于1.30g·cm-3,或有机质低于11.76g·kg-1时,土壤中需大量根系存在,才能达到较低的分离速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治边坡水土流失的植被精准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在天然草地坡面和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业李占斌赵晓峰肖列张思靖李海波李鹏代启安陈亚军田朝晖张乃畅曹永翔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