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在制备用于可逆性开放血脑屏障的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631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在制备用于可逆性开放血脑屏障的药物中的应用,涉及石墨烯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在制备用于可逆性开放血脑屏障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石墨烯基复合材料为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金纳米颗粒。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所述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金纳米颗粒通过吸附及扰动微管蛋白调控微管解聚进而打开血脑屏障,由于其较好的生物安全性,不会对细胞活力造成影响,材料作用细胞后通过激活ERK‑stathmin通路调控微管聚合进而使屏障恢复关闭。所述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金纳米颗粒能快速安全可逆打开血脑屏障,此外所述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金纳米颗粒还可修饰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实现开放血脑屏障同步给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墨烯材料,尤其涉及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在制备用于可逆性开放血脑屏障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血脑屏障是中枢神经微血管系统具有的独特结构,其主要组成成分包括内皮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在分子水平上,内皮细胞间连接紧密封闭细胞旁渗透途径,从而确保了中枢神经系统免受毒素、病原体、促炎介质和其他可能导致血脑屏障损伤的神经毒性物质的侵害。血脑屏障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也成为阻挡药物进入脑组织的最大障碍,无论是针对有内皮渗漏效应的脑肿瘤,还是神经退行性疾病而言,血脑屏障的药物渗透率均较低。提高血脑屏障渗透性有两条途径:穿细胞途径及细胞旁途径。穿细胞途径,包括胞吞作用、受体介导的运输和扩散。细胞旁途径是指相邻细胞之间的通道,穿细胞途径递送药物较为安全,但对于提升血脑屏障渗透性作用有限。细胞旁途径若能安全开放,对有效提高血脑屏障渗透性,促进分子量更大的亲水性药物进入脑组织具有重要意义。

2、随着纳米医学发展,许多研究已经证实纳米材料可以影响血脑屏障渗透率,特别是通过开放血脑屏障的细胞旁通路,提高血脑屏障的药物递送效率。现有技术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在制备用于可逆性开放血脑屏障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石墨烯基复合材料为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金纳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金纳米颗粒中金纳米颗粒的尺寸为15~30nm,质量百分比为1.5~2.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液中氧化石墨烯与氯金酸的质量比为1:(0.05~0.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液的pH值采用氢氧化钠...

【技术特征摘要】

1.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在制备用于可逆性开放血脑屏障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石墨烯基复合材料为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金纳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金纳米颗粒中金纳米颗粒的尺寸为15~30nm,质量百分比为1.5~2.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液中氧化石墨烯与氯金酸的质量比为1:(0.05~0.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液的ph值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而成,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5mol/l。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珺蓉邵龙泉姚广裕崔光曼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