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秧苗播种用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616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2:59
本技术涉及秧苗播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秧苗播种用插秧机,包括车体,车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台,车体的后壁面还开设有插秧槽,插秧槽内固定连接有插秧装置,滑台的后壁面固定连接有挡杆,所述车体的顶部设置有上秧结构,上秧结构包括升降杆和盛秧台,升降杆对称固定连接在车体的顶部,盛秧台在对称的升降杆间滑动连接,上秧结构能够自动将秧苗放置在滑台顶部,通过设置上秧结构能够节省人们的大量精力因为在使用时仅需将成片的秧苗放置在盛秧台腔内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秧苗播种,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秧苗播种用插秧机


技术介绍

1、插秧机是将稻苗植入稻田中的一种农业机械。进行种植时,首先以机械爪从苗床中取出数株稻苗植入田中的泥土,为了保持对苗床与地面的角度为直角,机械爪的前端移动时必须采取椭圆形的动作曲线。动作是靠着旋转式或变形齿轮的行星机构来完成,前进的引擎同时可以带动这些动作机械。插秧机在泥土上行进必须有止滑的车轮及浮行设计。插苗若是成片,则是从特定的秧苗箱中取出稻苗,再以机械方式种植。

2、现常见的插秧机在使用时需要手动将大片的秧苗组成的秧板拿起并放置在插秧机的插秧组件上的,并且在每次插秧机将秧插完后还需继续手动添加秧苗,这一过程较为麻烦并且还需要消耗人们大部分的体力,所以现常用的插秧机在上秧时较累。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2、一种秧苗播种用插秧机,包括车体,车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台,车体的后壁面还开设有插秧槽,插秧槽内固定连接有插秧装置,滑台的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秧苗播种用插秧机,包括车体(20),车体(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台(22),车体(20)的后壁面还开设有插秧槽(21),插秧槽(21)内固定连接有插秧装置,滑台(22)的后壁面固定连接有挡杆(2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20)的顶部设置有上秧结构,上秧结构包括升降杆(30)和盛秧台(33),升降杆(30)对称固定连接在车体(20)的顶部,盛秧台(33)在对称的升降杆(30)间滑动连接,上秧结构能够自动将秧苗放置在滑台(22)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秧苗播种用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22)的切面呈直角三角形,滑台(22)的后壁面为斜面,挡杆(23)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秧苗播种用插秧机,包括车体(20),车体(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台(22),车体(20)的后壁面还开设有插秧槽(21),插秧槽(21)内固定连接有插秧装置,滑台(22)的后壁面固定连接有挡杆(2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20)的顶部设置有上秧结构,上秧结构包括升降杆(30)和盛秧台(33),升降杆(30)对称固定连接在车体(20)的顶部,盛秧台(33)在对称的升降杆(30)间滑动连接,上秧结构能够自动将秧苗放置在滑台(22)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秧苗播种用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22)的切面呈直角三角形,滑台(22)的后壁面为斜面,挡杆(23)固定连接在滑台(22)斜面的最低处,盛秧台(33)的前壁面呈u字形,盛秧台(33)能够沿对称的升降杆(30)间上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秧苗播种用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秧结构还包括升降槽(31)、液压机(32)和滑块(34),升降槽(31)开设在升降杆(30)的壁面,液压机(32)固定连接在升降杆(30)的顶部,滑块(34)对称固定连接在盛秧台(33)的两侧壁面,滑块(34)的顶部能够和液压机(32)底部在升降槽(31)内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秧苗播种用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4)能够在升降槽(31)内滑移,盛秧台(33)在对称的升降杆(30)间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忠根卞贵祥张文新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满田星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