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不停电浮空跨越架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46057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不停电浮空跨越架设方法,属于高压输电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搭设跨越架方案和封网操作方式的安全性不足、经济性差和需要将既有高压电力线路停电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架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组装托举单元;B:第一次锚定托举单元;C:第一次充入氦气;D:将托举单元飞行至工作空域;E:第二次锚定托举单元;F:第二次充入氦气;G:架设输电线;H:回收辅助装置并结束输电线架设。本发明专利技术架设方法利用多个悬浮模块依次连接构成托举单元,托举单元悬浮在空气中,将新架设的输电线路与既有高压电力线路或地表设施相隔绝,能够在不将既有高压电力线路进行停电封网的情况下进行跨越架线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输电,尤其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不停电浮空跨越架设方法


技术介绍

1、在高压输电线路架线工程中,线路往往需要跨越既有高压电力线路,需要进行跨越架线施工。跨越架线施工技术可分为常规钢管或毛竹跨越架、悬索式跨越、机械式跨越架,通过搭建跨越架为绝缘网提供支撑,确保架设线路和被跨越物之间保持安全距离;悬索式跨越则将防护绝缘网悬挂于铁塔横担或假横担处,借助铁塔支撑来完成对被跨越物的封网。对于110kv及以上被跨线路带电搭设跨越架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尤其当被跨线路高度超过30米时,利用地面支撑搭建跨越架的难度将会显著增加,安全风险等级也会升高,一般需要对既有高压电力线路进行停电。采用毛竹跨越架搭设方案时,需要投入大量的材料(毛竹、拉线、钻桩、绝缘绳、安全网、铁丝等)、人力,费用高昂,搭设时间较长,对于被跨电力线路高度在30米左右的跨越架,搭设时间约需一个星期。因此,搭设跨越架方案在安全性、经济性和进度方面都表现较差。

2、此外,还可以利用被跨线路两侧的新建铁塔、抱杆设置横杆进行封网操作,但在封网前,均需运行电力线停电,展放导引绳,并牵引承载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电线路不停电浮空跨越架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一种架线辅助装置,在既有高压电力线路不停电情况下,对新输电线路进行跨越架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不停电浮空跨越架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第一次锚定托举单元(1)包括:第三牵拉模块(53)与第三驱动模块(23)电连接,第三驱动模块(23)通过管线(32)与控制器(31)连接;将第三牵拉模块(53)的锚钉与地面连接,并将第三牵拉模块(53)的吊索(502)和锚钉连接,控制器(31)能够保持在地面设置且不会被托举单元(1)拉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不停电浮空跨越架设方法,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不停电浮空跨越架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一种架线辅助装置,在既有高压电力线路不停电情况下,对新输电线路进行跨越架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不停电浮空跨越架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第一次锚定托举单元(1)包括:第三牵拉模块(53)与第三驱动模块(23)电连接,第三驱动模块(23)通过管线(32)与控制器(31)连接;将第三牵拉模块(53)的锚钉与地面连接,并将第三牵拉模块(53)的吊索(502)和锚钉连接,控制器(31)能够保持在地面设置且不会被托举单元(1)拉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不停电浮空跨越架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将托举单元(1)飞行至工作空域包括:控制单元(3)仅开启第四驱动模块(24),第四驱动模块(24)旋转至垂直于托举单元(1)的第一侧壁,并向第一侧壁方向推动托举单元(1),由于第三牵拉模块(53)的吊索(502)的牵拉,托举单元(1)能够围绕第三牵拉模块(53)旋转,最终使托举单元(1)跨越既有高压电力线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不停电浮空跨越架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第二次锚定托举单元(1)包括:将第一牵拉模块(51)、第二牵拉模块(52)和第四牵拉模块(54)的锚钉分别与地面连接,第一牵拉模块(51)、第二牵拉模块(52)和第四牵拉模块(54)的吊机(501)分别释放各自的吊索(502),并将第一牵拉模块(51)、第二牵拉模块(52)和第四牵拉模块(54)的吊索(502)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飞陈颖朱纯马骏游长沛龚淼王斌林波施东杰周嘉玮王涛张前业余俊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