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GNSS压制干扰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60356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2:59
本技术涉及卫星导航应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持式GNSS压制干扰源设备,包含:壳体,及设于壳体内供电模块、用于生成指定频点干扰信号的信号生成模块、用于将指定频点干扰信号通过干扰天线向外发射的信号发射模块、及与供电模块、信号生成模块和信号发射模块电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壳体包含:外壳本体,及分别与外壳本体固定的中层隔板、上盖板、左端盖板和右端盖板;所述外壳本体内设置有容纳腔,中层隔板置于容纳腔中部并与外壳本体固定,通过中层隔板将容纳腔划分为用于安装信号生成模块、信号发射模块及控制模块的上容纳腔和用于安装供电模块的下容纳腔;所述外壳本体两侧还设置有手提把手。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通过壳体的结构设计,使壳体内的各模块可进行集成布设,保证信号干扰正常工作的同时,能够降低整体设备的体积和重量,满足单手携带,支持对抗区域范围中伴随式保障的GNSS压制干扰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卫星导航应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持式gnss压制干扰源设备,可适用于单人应用场景下的gnss干扰及频谱管控。


技术介绍

1、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能够高效、方便、快捷地提供高精度的位置与时间信息,其应用到了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另一方面,因为有gnss技术的支持,以多旋翼无人机为代表的无人平台对特定对抗领域内对单兵的威胁越来越大。为了提升对抗过程中单兵应对对方具备gnss模块兵器的防御能力,需要采用一种体积轻、重量小、方便携带的gnss压制干扰源。

2、当前,gnss干扰源主要采用较大功率的同频点无线电信号来压制gnss信号,使得gnss用户设备无法接受gnss信号进而获得时空信息。但当前的压制干扰源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传统的gnss干扰源体积和重量较大,不方便单兵携带,或者需要专门的车辆来进行保障,机动性差,无法为单兵在复杂地形下提供伴随的gnss压制干扰保障;2)传统的gnss压制干扰源设备参数多、设备控制和仪器连接复杂,且硬件成本较高,往往需要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GNSS压制干扰源设备,包含:壳体,及设于壳体内供电模块、用于生成指定频点干扰信号的信号生成模块、用于将指定频点干扰信号通过干扰天线向外发射的信号发射模块、及与供电模块、信号生成模块和信号发射模块电连接的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含:外壳本体,及分别与外壳本体固定的中层隔板、上盖板、左端盖板和右端盖板;所述外壳本体内设置有容纳腔,中层隔板置于容纳腔中部并与外壳本体固定,通过中层隔板将容纳腔划分为用于安装信号生成模块、信号发射模块及控制模块的上容纳腔和用于安装供电模块的下容纳腔;所述外壳本体两侧还设置有手提把手;所述信号生成模块包含: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生成第一频点干扰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gnss压制干扰源设备,包含:壳体,及设于壳体内供电模块、用于生成指定频点干扰信号的信号生成模块、用于将指定频点干扰信号通过干扰天线向外发射的信号发射模块、及与供电模块、信号生成模块和信号发射模块电连接的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含:外壳本体,及分别与外壳本体固定的中层隔板、上盖板、左端盖板和右端盖板;所述外壳本体内设置有容纳腔,中层隔板置于容纳腔中部并与外壳本体固定,通过中层隔板将容纳腔划分为用于安装信号生成模块、信号发射模块及控制模块的上容纳腔和用于安装供电模块的下容纳腔;所述外壳本体两侧还设置有手提把手;所述信号生成模块包含: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生成第一频点干扰信号的第一信号生成器,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生成第二频点干扰信号的第二信号生成器,及与两个信号生成器连接用于将生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博刘伟平刘志衡吕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网络空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