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回收血管支架的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45979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2:58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回收血管支架的输送装置,涉及血管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输送装置包括外管、内管、驱动件以及回收杆件;外管的内腔中活动穿设有一个同轴设置的内管,内管的外壁上同时设有驱动件、回收杆件,驱动件与内管固接,回收杆件既可相对内管滑动,回收杆件也可卡紧于内管、驱动件之间以实现联动;推动内管进行释放动作时,回收杆件与内管联动,驱动件远离回收杆件的一端与血管支架联动;推动内管进行回收工作时,回收杆件沿着靠近内管的方向滑动距离增加h,驱动件靠近回收杆件的一端与血管支架联动。本技术在提供植入物释放的前提下,还提供可回收功能,进而增加植入物释放不理想后的治疗选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血管治疗辅助器械,具体涉及到一种可回收血管支架的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腔内介入医疗技术的发展,血管内疾病朝着微创、介入的治疗方向发展。下肢动脉疾病主要包括血管狭窄和阻塞,目前主要的介入治疗方法包括球囊血管成形术和血管支架植入术,如何更持久地维持管腔最大化的畅通是下肢动脉狭窄病变的治疗方向。

2、目前应用在下肢动脉狭窄病变的血管支架包括切割支架和编织支架,因编织支架具备优异的支撑性和柔顺性常被用于跨膝、跨关节病变的植入。对于自膨式的编织支架,其被压缩至输送装置上时会发生显著的轴向延长,通常会延长至初始长度的2倍以上。而在释放所述编织支架的过程中,支架直径选择、术前血管准备是否充分、医生操作释放速度的都会影响支架最终的释放形态,进一步影响治疗疗效,该释放过程严重依赖医生操作经验,相较于图1中支架释放之后的理想形态,临床中常出现支架释放变短、释放变长、网格不均匀等现象(如图2、图3)。而支架一旦释放在血管中,即使释放形态不佳也不能再重新释放或者回收至体外,需增加额外的治疗选择才可能达到理想治疗效果。

3、因此,存在待改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回收血管支架的输送装置,植入物为编织式的血管支架(9),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配合植入物进行释放动作或者回收动作,输送装置包括外管(1)、内管(2)、驱动件(3)以及回收杆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血管支架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件(3)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结构相同的抵接部一(5)、抵接部二(6),抵接部二(6)设在驱动件(3)靠近回收杆件(4)的一端,抵接部二(6)可与回收杆件(4)配合以使得抵接部二(6)沿着血管支架(9)的径向做撑开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回收血管支架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件(3)设为具有弹性的金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回收血管支架的输送装置,植入物为编织式的血管支架(9),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配合植入物进行释放动作或者回收动作,输送装置包括外管(1)、内管(2)、驱动件(3)以及回收杆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血管支架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件(3)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结构相同的抵接部一(5)、抵接部二(6),抵接部二(6)设在驱动件(3)靠近回收杆件(4)的一端,抵接部二(6)可与回收杆件(4)配合以使得抵接部二(6)沿着血管支架(9)的径向做撑开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回收血管支架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件(3)设为具有弹性的金属件,驱动件(3)包括依次连接的释放端(31)、连接中段(32)以及回收端(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血管支架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回收杆件(4)的外壁上一体形成有与抵接部二(6)配合的楔形环块(41),楔形环块(41)的外径沿着远离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伊璐徐军彭大冬韩建超洪晓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融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