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58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易于进行分解作业的组合型诱饵。该诱饵具有诱饵前体(1)、诱饵后体(2)、止动销(81)、以及前盖体(31)。诱饵后体具有带贯通孔(12)的连接部件(11)。诱饵前体具有供连接部件插入的前切口部分(70),并且还设有第一前孔(71)。其中,在连接部件插入前切口部分的状态下,第一前孔与连接部件的前贯通孔相对准。另外,在连接部件(11)插入前切口部分的状态下,前止动销从前切口部分的第一前孔(72)拆装自如地穿插在前切口部分和连接部件的前贯通孔中,从而将诱饵前体和诱饵后体连接在一起。并且,前盖体一体地设置在诱饵前体上,并且能开闭第一孔的插入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钓鱼用的诱饵,特别涉及一种由多个诱饵主体连接而成的所谓“组合型”诱饵。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诱饵中有一种被称作“组合型”的诱饵,其具有合成树脂制的诱饵前体和合成树脂制的诱饵后体,并且用连接销将诱饵前体和诱饵后体连接在一起,其中,诱饵前体的外形模仿鱼的从头部直至腹部的外形,而诱饵后体的外形模仿鱼的从腹部直至尾部的外形。对于这种组合型的诱饵前体而言,在其头部端具有用于固定钓线的钓线固定部,在其腹部附近具有用于连接钓钩的钓钩连接部,在其腹部内配置有由铅或钨等构成的坠。另外,对于诱饵后体而言,在其尾部后端设有用于连接钓钩的钓钩连接部。并且,在将钓钩和钓线分别固定在钓钩连接部和钓线固定部上的情况下,通过甩竿将其掷入水中,然后通过渔线轮等的操作使其在水中模仿鱼的游动,从而将鱼吸引过来。特别的是,在这种类型的诱饵中,诱饵前体和诱饵后体能独立地分别进行运动,所以能有效地激发鱼的兴趣(参照日本特开平8-154538号公报)。在这样的组合型诱饵中,用于连接诱饵前体和诱饵后体的构造是必须的,作为这样的构造,可以考虑通过将轴状的止动销穿插在贯通诱饵前体和诱饵后体的孔中的方式,将诱饵前体和诱饵后体连接在一起。但是,在这样的连接结构中,穿插入孔的止动销有可能会自然地从孔中脱出。由此,通过采用例如孔和止动销相互螺纹配合在一起的螺纹构造,使止动销固定在诱饵前体或诱饵后体上。由此,能避免止动销自然地从孔中脱出。但是,在这种的构造中会出现如下问题,即,在诱饵的使用者有时会刻意地将止动销从孔中拔出的情况下,会出现止动销难以从孔中拔出的问题。由此,在诱饵的使用者试图将诱饵前体和诱饵后体临时分解的情况下,也难以进行连接部分的分解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进行分解作业的组合型诱饵。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一的诱饵具有第一诱饵主体、第二诱饵主体、止动销、以及盖体。第一诱饵主体具有带贯通孔的凸部。第二诱饵主体具有供凸部插入的凹部,并且还设有第一孔,在凸部插入凹部的状态下,上述第一孔与凸部的贯通孔相对准。在凸部插入凹部的状态下,止动销从凹部的第一孔的插入口拆装自如地穿插在凹部的第一孔和凸部的贯通孔中,从而将第一诱饵主体的第二诱饵主体连接在一起。盖体设置在第二诱饵主体上,并且能开闭第一孔的插入口。在这样的诱饵中,通过在贯通孔和第一孔中穿插入止动销,将第一诱饵主体和第二诱饵主体连接在一起。并且,通过用盖体将第一孔的插入口封闭,能防止止动销从第一孔中脱出。另外,在分解第一诱饵主体和第二诱饵主体时,通过打开被盖体所封闭的第一孔的插入口,能容易地将止动销从第一孔中拔出。由此,对于这种诱饵,能很容易地进行分解作业。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二的诱饵,其在技术方案一的基础上,第二诱饵主体具有沿第一孔的轴向排列的多个凹部。在这样的诱饵中,选择多个凹部中的任意的凹部,将第一诱饵主体的凸部插入被选择的凹部中,使第一诱饵主体和第二诱饵主体连接在一起。由此,能对应所选择的凹部的位置来改变诱饵的姿态。由此,能根据情况选择凹部而使诱饵具有各种各样的动作。另外,对于这种诱饵,由于容易进行上述那样的分解作业,所以能根据情况容易地改变诱饵的连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三的诱饵,其在技术方案一的基础上,在止动销的轴向上,凹部上的供凸部插入的空间大于凸部。并且,在凸部和凹部之间设置有定位部件,其中,止动销穿过凹部、凸部以及该定位部件。在这样的诱饵中,由于根据定位部件的轴向厚度来确定凸部的固定位置,所以能通过调整定位部件的轴向厚度,容易地进行凸部的固定位置的调整,进而能容易地改变诱饵的姿态。另外,对于这种诱饵,由于容易进行上述那样的分解作业,所以能根据情况容易地改变诱饵的连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四的诱饵,在技术方案三的基础上,具有多个定位部件。在这样的诱饵中,能通过调整定位部件的个数来调整定位部件的合计厚度,从而能调整凹部的固定位置。由此,能容易地改变诱饵的姿态。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五的诱饵,在技术方案一至技术方案四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盖体拆装自如地固定在第二诱饵主体上。在这样的诱饵中,能通过从第二诱饵主体上拆下盖体来打开第一孔的插入口。另外,能通过将拆下的盖体安装到第二诱饵主体上来关闭第一孔的插入口。由此,对于这样的诱饵,能容易地通过盖体的拆装来开闭第一孔的插入口。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六的诱饵,在技术方案五的基础上,盖体通过螺钉固定于第二诱饵主体上。在这样的诱饵中,能通过拆装盖体的螺钉来拆装盖体。由此,能够将盖体拆装自如地固定在诱饵部上,并且还能简化盖体的拆装构造。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七的诱饵,在技术方案一至技术方案四的任意一项的基础上,盖体可动地设置在第二诱饵主体上,并且能自如地开闭第一孔的插入口。在这样的诱饵中,能通过移动设在第二诱饵主体上的盖体来开闭第一孔的插入口。由此,对于这样的诱饵,能更容易地进行插入口的开闭。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八的诱饵,在技术方案一至技术方案七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在第二诱饵主体上设有第二孔。第二孔从第一孔的插入口的相反侧与第一孔相贯通,并且第二孔的直径小于止动销的轴径。在止动销插入第一孔的情况下,由于浸入第一孔的水滴所产生的张力或潮湿而引起的运动不畅等,有可能使止动销难以从第一孔中拔出。在这样的诱饵中,能通过将细长的棒状物从第二孔的外侧插入第二孔的内部,来按压插入于第一孔中的止动销。由此,能通过轻轻地按压难以拔出的止动销,来容易地从第一孔中拔出止动销。根据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一的诱饵,通过用盖体封闭第一孔的插入口,能防止止动销从第一孔中脱出。另外,在分解第一诱饵主体和第二诱饵主体时,通过打开被盖体所封闭的第一孔的插入口,能容易地将止动销从第一孔中拔出。由此,对于这种诱饵,能很容易地进行分解作业。根据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二的诱饵,能根据情况选择凹部而使诱饵具有不同的动作。另外,对于这种诱饵,由于很容易进行上述那样的分解作业,可以容易地根据情况改变诱饵的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三的诱饵,通过调整定位部件的轴向厚度,能容易地改变诱饵的姿态。另外,对于这样的诱饵,由于如上述那样容易进行分解作业,能根据情况容易地改变诱饵的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四的诱饵,通过调整定位部件的个数,能调整凹部的固定位置,进而能容易地改变诱饵的姿态。根据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五的诱饵,通过盖体的拆装,能容易地进行第一孔的插入口的开闭。根据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六的诱饵,能够将盖体拆装自如地固定在诱饵部上,并且还能简化盖体的拆装构造。根据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七的诱饵,通过移动设在第二诱饵主体上的盖体,能开闭第一孔的插入口。由此,对于这样的诱饵,能更容易地进行插入口的开闭。根据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八的诱饵,通过轻轻地按压难以拔出的止动销,能容易地将止动销从第一孔中拔出。附图说明图1是诱饵的整体外观图。图2是连接部分附近的俯视图。图3是诱饵前体的后端面的主视图。图4是连接部分附近的剖视图。图5是诱饵后体的前端面的主视图。图6是表示诱饵的使用方式的图。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部分的附近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位置变更的连接部分附近的剖视图。图9是其它实施方式的诱饵后体的局部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方式整体构成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诱饵100是由多个诱饵主体连接而成的组合式诱饵,如图所示,诱饵100由诱饵前体1和连接在诱饵前体1的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诱饵,其具有:第一诱饵主体,该第一诱饵主体具有带贯通孔的凸部;第二诱饵主体,该第二诱饵主体具有供上述凸部插入的凹部,并且还设有第一孔,在上述凸部插入上述凹部的状态下,上述第一孔与上述凹部的上述贯通孔相对准;止动销,在上述凸部插入上述凹部的状态下,该止动销从上述凹部的上述第一孔的插入口拆装自如地穿插在上述凹部的上述第一孔和上述凸部的上述贯通孔中,从而将上述第一诱饵主体和上述第二诱饵主体连接在一起;以及盖体,该盖体一体地设置在上述第二诱饵上,并且能开闭上述第一孔的上述插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6-14 175359/20041.一种诱饵,其具有第一诱饵主体,该第一诱饵主体具有带贯通孔的凸部;第二诱饵主体,该第二诱饵主体具有供上述凸部插入的凹部,并且还设有第一孔,在上述凸部插入上述凹部的状态下,上述第一孔与上述凹部的上述贯通孔相对准;止动销,在上述凸部插入上述凹部的状态下,该止动销从上述凹部的上述第一孔的插入口拆装自如地穿插在上述凹部的上述第一孔和上述凸部的上述贯通孔中,从而将上述第一诱饵主体和上述第二诱饵主体连接在一起;以及盖体,该盖体一体地设置在上述第二诱饵上,并且能开闭上述第一孔的上述插入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饵,其中,上述第二诱饵主体具有沿上述第一孔的轴向排列的多个上述凹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饵,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原研治山根卓朗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