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工试验,具体涉及一种堰塞体物理模型土体颗粒级配缩尺方法。
技术介绍
1、土体是由大小不同的土粒组成的,土粒的大小及组成称为颗粒级配。颗粒级配对土体的强度、变形及渗透特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土的颗粒级配主要是通过颗粒分析试验测定,根据试验结果,一般采用粒径累计曲线来表示,粒径累计曲线也称为级配曲线,其横坐标为粒径,纵坐标为小于某粒径的土质量累计百分比含量(简称为质量百分数),采用单对数坐标表示。地质作用自然形成的堰塞体最大规模可达数亿至数十亿立方米,其颗粒最大粒径一般可达2000mm~5000mm,室内试验无法按原型开展,因此在对堰塞体规模、库容、流量等缩尺的同时,必须对堰塞体的颗粒级配同步进行缩尺,将缩尺后的级配作为堰塞体物理模型用料级配。目前缩尺方法有剔除法、相似级配法、等量替代法以及混合法等方法。上述方法存在三个明显的缺陷:
2、(1)根据缩尺规则计算缩尺后各粒径的百分含量时,有时过程较为繁琐,比如,混合法是相似级配法和等量替代法的综合运用,为了得到满意的细颗粒含量,经常需要先选择几组不同的相似级配缩尺比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堰塞体物理模型土体颗粒级配缩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堰塞体物理模型土体颗粒级配缩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按照国家试验方法标准通过室内试验或野外现场试验,获得天然状态堰塞体颗粒级配试验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堰塞体物理模型土体颗粒级配缩尺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步骤5和步骤6中计算后的di′,当di′≥10mm时,结果取整数;当1mm≤di′<10mm时,结果保留1位小数;当0.1mm≤di′<1mm时,结果保留2位小数;当di′<0.1mm时,结果保留3位小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堰塞体物理模型土体颗粒级配缩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堰塞体物理模型土体颗粒级配缩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按照国家试验方法标准通过室内试验或野外现场试验,获得天然状态堰塞体颗粒级配试验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耀军,杨启贵,仰明尉,王小波,闫福根,朱云法,张胜军,朱萌,易杜靓子,周蕙娴,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