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森林枯落物处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针对针叶林枯落物的促腐熟回林增碳方法。
技术介绍
1、当前世界森林面积40.6亿公顷,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31%,我国森林面积2.20亿公顷,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3.04%,约占全球森林面积的1/20(5.43%),排名世界第五,森林蓄积量175.6亿立方米。森林也是陆地最大的碳汇,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通过增加光合作用二氧化碳(co2)同化、树木生长以及植物和土壤中的碳储存(包括收获并转化为纸张和木材等产品的木材生长)来降低大气 co2浓度的升高速率。全球森林每年吸收的碳可抵消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约26%的碳排放。2014-2018年森林植被碳汇增加了7.59亿吨,相当于吸收了同期与能源相关的中国co2排放总量(约为554.06亿吨)的大约5.02%。近40年来,由于大规模的人工造林和自然恢复,中国已成为增强和贡献全球植被碳汇的热点地区。因此,中国森林对碳中和起着重要作用。
2、森林枯落物是指由植物地上部分产生并归还回地表的所有有机质的总称,通常由落叶、落枝、繁殖器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对针叶林枯落物的促腐熟回林增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针叶林枯落物的促腐熟回林增碳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枯落物进行收集时,需要分区收集;同一个所述堆体内的所述枯落物的收集区域面积不超过30 m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对针叶林枯落物的促腐熟回林增碳方法,其特征在于,收集得到的所述枯落物削剪至长度不超过15c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针叶林枯落物的促腐熟回林增碳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处理点挖出的土壤中直径大于5 mm的土块进行破碎后,再与所述纳米级水铁矿混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针叶林枯落物的促腐熟回林增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针叶林枯落物的促腐熟回林增碳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枯落物进行收集时,需要分区收集;同一个所述堆体内的所述枯落物的收集区域面积不超过30 m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对针叶林枯落物的促腐熟回林增碳方法,其特征在于,收集得到的所述枯落物削剪至长度不超过15c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针叶林枯落物的促腐熟回林增碳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处理点挖出的土壤中直径大于5 mm的土块进行破碎后,再与所述纳米级水铁矿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对针叶林枯落物的促腐熟回林增碳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处理点挖出的土壤和所述纳米级水铁矿按照质量比1:0.02~0.03进行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玉,唐福应,保欣辰,温庆忠,刘耘畅,郭泳杏,刘昱贤,文中圣,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