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机调节,具体为一种高精度光学间隔调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新型光电系统设计中,为了满足小型化和轻量化的要求,往往需要对光路进行折叠。常见的结构形式是前置镜组和后置镜组分别装入折转镜架中,通过一块平面反射镜安装到理论位置,达到所需的折叠角度并使前置镜组和后置镜组光轴同轴,此时的前置镜组和后置镜组之间需要满足理论间隔要求,才能获得良好的综合成像效果,并满足光学指标的设计值,如焦距,视场、分辨率等。
2、传统接触式测量方法使用测高仪可以测量直线光学镜头各镜组之间的镜面光学间隔,而对于包含折转光路的光学系统镜面光学间隔,该测量方法不再适用。因而折转光路中的前组镜组与后组镜组之间的光学间隔通常只能通过结构加工来保证,并且由于间隔无法测量调整,系统成像经常存在均匀光晕,且焦距也常常不能满足要求。
3、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为cn114815284a所公开的一种带有折转光路光学镜头消除光学间隔装调误差的方法,该专利技术通过借助平行光管、星点分划板、照明装置、升降可调平台、带显微镜头的ccd图像传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度光学间隔调节装置,包括光学仪器主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仪器主体(100)上部设置有镜筒(200),所述镜筒(200)内部设置有用于光学间隔调节的调节模块,所述调节模块包括用于调节的调节单元和星点衍射单元,所述镜筒(200)底部固定安装用于切换的平面折射镜组(300),所述调节模块作为前置镜组,所述平面折射镜组(300)下方设置有安装于光学仪器主体(100)上的后置镜组(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光学间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包括设置于镜筒(200)内的第一基板(501)和第二基板(502),所述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光学间隔调节装置,包括光学仪器主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仪器主体(100)上部设置有镜筒(200),所述镜筒(200)内部设置有用于光学间隔调节的调节模块,所述调节模块包括用于调节的调节单元和星点衍射单元,所述镜筒(200)底部固定安装用于切换的平面折射镜组(300),所述调节模块作为前置镜组,所述平面折射镜组(300)下方设置有安装于光学仪器主体(100)上的后置镜组(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光学间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包括设置于镜筒(200)内的第一基板(501)和第二基板(502),所述第一基板(501)和第二基板(502)之间固定设置有光学通道(503),所述星点衍射单元安装于第二基板(502)下部,所述第一基板(501)上表面开设有用于移动调节的四组调节槽部(504),四组所述调节槽部(504)圆心阵列于第一基板(501)上,四个调节槽部(504)内均滑动安装对应的抵接块部(5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精度光学间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四组所述抵接块部(505)上均竖直固定安装有对应的固定轴部(506),四组所述固定轴部(506)上均设置有牵引连杆部(507),每个所述固定轴部(506)与其上牵引连杆部(507)均可拆卸连接,四组所述牵引连杆部(507)远离固定轴部(506)的一端均固定安装于中部转动件(508)处,四个所述牵引连杆部(507)偏轴方向均逆时针侧偏,所述中部转动件(508)转动安装于第一基板(501)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精度光学间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块部(505)通过调节槽部(504)于第一基板(501)上滑动,所述抵接块部(505)外壁与调节槽部(504)形成光学开口(509),所述抵接块部(505)的移动改变光学开口(509)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精度光学间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抵接块部(505)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卫,黄乔,
申请(专利权)人:诒福生物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