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动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4556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压动力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液压动力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齿轮组,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齿牙上设置可滑动的楔形块,在两个齿轮啮合时楔形块能够抵接在相邻齿牙的齿根上,使得形成的封闭液腔或空腔内的液体能够推动楔形块从而使得液体排出或吸入封闭液腔内,防止出现“困油”现象,同时该结构能够减少液体的泄露,且两个齿轮的内圈和外壳能够相对转动,内圈上设置有摆动板,当液体的阻力增大时,摆动板靠近齿牙配合槽的侧壁以增加楔形块对齿牙的抵接力度,从而分担齿牙受到的局部应力,从而使得齿牙均匀受力,避免局部应力过大导致的齿牙损坏,提高了齿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动力,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压动力装置


技术介绍

1、液压动力装置在现代工业和机械领域中广泛应用,尤其是在重型机械、工程设备、制造设备等场合,液压动力装置通过液体(通常是油)传递动力,系统的核心是液压泵,液压泵将机械能转化为液体的压力能,然后通过液压油管传递到执行器(如液压缸),从而完成机械运动。

2、齿轮泵在使用时啮合的齿轮容易形成封闭液腔,封闭液腔形成时容积不断发生改变,当封闭液腔容积减小时,困在液腔中的液体受到挤压,由于液体的不可压缩性,挤压过程产生很高的压力,甚至使得液体发热,轴承负荷增大;而封闭液腔容积增大时,又会造成局部真空,产生气穴现象,这些现象将使齿轮泵产生强烈的振动和噪声,造成“困油”现象,从而影响齿轮泵的使用寿命,现有解决方式是增加卸荷槽,采用卸荷槽避免出现“困油”现象。

3、但是采用卸荷槽容易造成泄露,影响传输作用且泄压槽的位置设置会导致齿轮的齿中部压力卸荷不及时,会造成齿轮的整体受力不均匀,进而降低齿轮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p>1、基于此,有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包括内圈和外壳,所述外壳为齿轮形状,所述内圈嵌套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内圈的外周面上固定设置有若干摆动板,若干摆动板沿所述内圈径向分布,若干摆动板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的齿牙内部,所述摆动板弹性连接所述楔形块,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壳之间相对转动时,若干摆动板抵接在所述齿牙内部侧壁上以增加所述楔形块抵接所述齿牙根部的作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槽内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连接所述楔形块,所述第一弹性件另一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包括内圈和外壳,所述外壳为齿轮形状,所述内圈嵌套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内圈的外周面上固定设置有若干摆动板,若干摆动板沿所述内圈径向分布,若干摆动板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的齿牙内部,所述摆动板弹性连接所述楔形块,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壳之间相对转动时,若干摆动板抵接在所述齿牙内部侧壁上以增加所述楔形块抵接所述齿牙根部的作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槽内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连接所述楔形块,所述第一弹性件另一端连接所述摆动板,所述第一弹性件能够维持所述楔形块处于初始位置或使得所述楔形块具有恢复初始位置的趋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板远离所述内圈的一端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齿轮盖和齿轮壳,齿轮盖和齿轮壳可拆卸连接,所述内圈嵌套在所述齿轮壳内后将所述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杰王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交大奇莱捷尔高科大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