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眼部病理性血管新生的滴眼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45366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抑制眼部病理性血管新生的滴眼剂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体积百分比计,含有如下成分:醉茄素A,促溶剂,增稠剂,抑菌剂,等渗调节剂,pH调节剂,余量为注射用水。具体制备方法是将醉茄素A与促溶剂,混合后充分搅拌均匀,备用;再将增稠剂、pH调节剂、等渗调节剂、抑菌剂于60℃水浴加热搅拌至澄清透亮,冷却至室温;将混合液加入到溶液中,用注射用水定容;将所制备滴眼剂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除菌,无菌分装,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有较好的溶解性并使其滞留在眼表时间延长,对眼部,尤其是眼表病理性血管新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有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粘性适中,对眼部无刺激性;渗透性好,方便使用和全身副作用小的局部眼用制剂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滴眼剂,具体涉及一种抑制眼部病理性血管新生的滴眼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眼部病理性血管新生,即眼部出现异常的新生血管生长,其中眼表病理性血管新生,又称为角膜新生血管,这是一种病理改变,而非一种独立的角膜病。正常情况下,角膜是无色透明没有血管的,当角膜被新生血管覆盖时,这些血管会阻挡部分光线,导致视力模糊或减退。眼表病理性血管新生可导致视力损害,是全球第二大致盲原因。

2、外伤、感染、佩戴低透氧度的角膜接触镜、角膜变性与营养不良等原因可以引起眼表缺血和炎症反应,从而导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生成增加,诱导病理性血管新生。以往研究发现提取自南非醉茄的小分子化合物醉茄素a可能可以通过抑制ikkβ的激活来防止nf-κb活化;被认为可能具有抗炎抗肿瘤的功效;本团队前期研究证实,醉茄素a具有抗缺氧损伤和抗vegf双重作用,可能成为潜在眼部药物原料,专利号:201910398536.6,公开一种“withaferin a在制备治疗眼底缺血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但该专利技术是使用腹膜下植入泵全身给予醉茄素a溶液治疗眼底病变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抑制眼部病理性血管新生的滴眼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滴眼剂按重量体积比计,含有如下成分:醉茄素A0.01~0.8mg/L,促溶剂1~25g/L,增稠剂2~40g/L,抑菌剂0.04~0.2g/L,等渗调节剂及pH调节剂适量,余量为注射用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眼部病理性血管新生的滴眼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促溶剂为吐温80、丙二醇、泊洛沙姆、聚乙二醇、β环糊精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眼部病理性血管新生的滴眼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増稠剂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二醇、透明质酸钠、聚维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乙基纤维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制眼部病理性血管新生的滴眼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滴眼剂按重量体积比计,含有如下成分:醉茄素a0.01~0.8mg/l,促溶剂1~25g/l,增稠剂2~40g/l,抑菌剂0.04~0.2g/l,等渗调节剂及ph调节剂适量,余量为注射用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眼部病理性血管新生的滴眼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促溶剂为吐温80、丙二醇、泊洛沙姆、聚乙二醇、β环糊精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眼部病理性血管新生的滴眼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増稠剂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二醇、透明质酸钠、聚维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的一种或任意几种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眼部病理性血管新生的滴眼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h调节剂为硼酸、硼酸盐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喆一张圆琳曹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