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板领域,具体为一种光储直柔系统中光伏板的智能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光储直柔(pedf)是建筑领域的一项技术,它集成了太阳能光伏(photovoltaic)、储能(energy storage)、直流配电(direct current)和柔性交互(flexibility)四大技术,其中,太阳能光伏的核心设备是太阳能光伏组件,也称作太阳能光伏板,它是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关键部分。
2、现有技术中,光伏板在进行使用时,通常直接地安装在支架上,对太阳辐射进行吸收,然而其使用的地点在户外,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并不能够对光伏板的表面进行清理,导致长时间的使用之后其表面容易存在大量的灰尘,降低了光伏板的光电转化效率,并不能够自行地进行清理,只能够依靠阴雨天气雨水的冲洗,同时人工清洗,也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3、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光储直柔系统中光伏板的智能控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储直柔系统中光伏板的智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储直柔系统中光伏板的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储直柔系统中光伏板的智能控制装置包括:光伏板(2)、第一侧框(1)和第二侧框(8),第一侧框(1)和第二侧框(8)分别位于光伏板(2)的两侧,第一侧框(1)和第二侧框(8)结构上相同,第一侧框(1)的内部开设有内腔(33),内腔(33)内设置有螺纹杆(29),螺纹杆(29)上螺接有移动块(28),移动块(28)的一侧固定有滑块(30),移动块(28)的另一端固定有衔接块(25),第一侧框(1)的端面处设置有驱动电机(11),第一侧框(1)的表面开设有检修槽(41)和侧方槽(24);
2.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储直柔系统中光伏板的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储直柔系统中光伏板的智能控制装置包括:光伏板(2)、第一侧框(1)和第二侧框(8),第一侧框(1)和第二侧框(8)分别位于光伏板(2)的两侧,第一侧框(1)和第二侧框(8)结构上相同,第一侧框(1)的内部开设有内腔(33),内腔(33)内设置有螺纹杆(29),螺纹杆(29)上螺接有移动块(28),移动块(28)的一侧固定有滑块(30),移动块(28)的另一端固定有衔接块(25),第一侧框(1)的端面处设置有驱动电机(11),第一侧框(1)的表面开设有检修槽(41)和侧方槽(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储直柔系统中光伏板的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2)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支撑柱(3),第一支撑柱(3)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底座(4),第一底座(4)由水泥铸成,第一支撑柱(3)设有四组,四组第一支撑柱(3)分别位于光伏板(2)下表面的四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储直柔系统中光伏板的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框(1)的底部连接有第二支撑柱(7),第二支撑柱(7)设有两组,两组第二支撑柱(7)分别位于第二侧框(8)底部的两侧,第二支撑柱(7)的底部固定有第二底座(5),第二底座(5)的表面开设有稳定孔(6),稳定孔(6)开设有四组,四组稳定孔(6)分别位于第二底座(5)表面的四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储直柔系统中光伏板的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33)的两侧开设有侧方槽(24)和滑槽(34),侧方槽(24)内部的上下两侧开设有滚珠槽(35),侧方槽(24)的表面固定有挡板(14),挡板(14)的横截面呈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储直柔系统中光伏板的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槽(41)位于第一侧框(1)的上表面,检修槽(41)内嵌入有封板(9),封板(9)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封板(9)上侧四周固定有外延盖(15),外延盖(15)的底壁和第一侧框(1)的表面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储直柔系统中光伏板的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安锋,王建伟,杨超,李会政,刘德龙,李哲,许虹剑,王一彬,高国重,魏兆赓,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