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污型针织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5070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2:5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污型针织衫,包括衣衫主体、衣袖、护袖、防护底套和针织衣料组合布料,所述衣衫主体、衣袖均由由针织衣料组合布料制成,所述针织衣料组合布料包括有棉质防护布料、保温棉层、吸液棉料、防污隔层、储液污层、凸快型挤压棉条、涤纶挤压吸附垫、通气孔、速干棉,所述防污隔层嵌设分隔于保温棉层之间,所述棉质防护布料均位于缝接于针织衣料组合布料内外两侧,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污染物吸收至衣料内表面并阻隔,经过换气设置完成换气风干,不仅减少清理的不便,也提高短时间衣物的美观性,减少穿着的不适性,且换气的设置,不仅提高透气性,也提高针织衫穿着的舒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针织衫,具体为一种防污型针织衫


技术介绍

1、针织衫是利用织针把各种原料和品种的纱线构成线圈,再经串套连接成针织物的工艺产物,即利用织针编织成的衣物,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服装包括针织衫要求不断提高,尤其需要针织衫具有一定的防污染效果。

2、现有的防污型针织衫在使用时仍然存在部分问题,首先,现有的部分防污型针织衫在设置时直接采用密封形式的防污材料容易降低针织衫舒适性,而针织衫具有一定的缝隙后,遇到油渍和水类型的流体污染物,沾染后又容易渗透至衣物反面,清理时较为不便,且容易引发异味,短时间难以更换衣物,降低衣物的美观性,增加了穿着的不适性,其次,上述部分防污针织衫通过防水布料直接进行防水,容易造成针织衫透气性降低,并影响针织衫的使穿着舒适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防污型针织衫,包括衣衫主体、衣袖、护袖、防护底套和针织衣料组合布料,所述衣衫主体、衣袖均由由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污型针织衫,包括衣衫主体(1)、衣袖(2)、护袖(3)、防护底套(4)和针织衣料组合布料(5),所述衣衫主体(1)、衣袖(2)均由由针织衣料组合布料(5)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衣料组合布料(5)包括有棉质防护布料(501)、保温棉层(502)、吸液棉料(503)、防污隔层(504)、储液污层(505)、凸快型挤压棉条(506)、涤纶挤压吸附垫(507)、通气孔(508)、速干棉(509),所述防污隔层(504)嵌设分隔于保温棉层(502)之间,所述棉质防护布料(501)均位于缝接于针织衣料组合布料(5)内外两侧,所述吸液棉料(503)的延伸端嵌设于棉质防护布料(501)靠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污型针织衫,包括衣衫主体(1)、衣袖(2)、护袖(3)、防护底套(4)和针织衣料组合布料(5),所述衣衫主体(1)、衣袖(2)均由由针织衣料组合布料(5)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衣料组合布料(5)包括有棉质防护布料(501)、保温棉层(502)、吸液棉料(503)、防污隔层(504)、储液污层(505)、凸快型挤压棉条(506)、涤纶挤压吸附垫(507)、通气孔(508)、速干棉(509),所述防污隔层(504)嵌设分隔于保温棉层(502)之间,所述棉质防护布料(501)均位于缝接于针织衣料组合布料(5)内外两侧,所述吸液棉料(503)的延伸端嵌设于棉质防护布料(501)靠近外侧的一边,所述涤纶挤压吸附垫(507)位于防污隔层(504)的底部抵接处,所述凸快型挤压棉条(506)卡接于涤纶挤压吸附垫(507)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污型针织衫,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棉层(502)位于吸液棉料(503)的内侧,且保温棉层(502)与吸液棉料(503)缝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翔宇工艺编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