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钠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44330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钠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电池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一步固相法合成工艺,将铁源、磷源、钠源、有机碳源和溶剂混合,然后进行喷雾干燥造粒。对干燥后的材料进行烧结,得到产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NaFePO<subgt;4</subgt;)<subgt;2‑x</subgt;(Na<subgt;2</subgt;FeP<subgt;2</subgt;O<subgt;7</subgt;)<subgt;1+y</subgt;/C,0<x<1,0<y≤0.3。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整NaFePO<subgt;4</subgt;和Na<subgt;2</subgt;FeP<subgt;2</subgt;O<subgt;7</subgt;的比例提高电负性P<subgt;2</subgt;O<subgt;7</subgt;基团的比例,进而提高Fe<supgt;2+</supgt;/Fe<supgt;3+</supgt;的工作电位,同时也能够延长2.8V以上的放电容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合成工艺简单,涉及元素种类成本低且清洁无污染,获得的材料应用于钠离子电池表现出较高的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钠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电池。


技术介绍

1、随着储能行业的发展,锂(li)元素储存量少(20ppm)和在地球上分布不均,严重影响了储能行业的发展。钠(na)是地壳中含量第五高的元素,且与li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接近。钠离子电池(sib)未来将成为锂离子电池的理想替代品。钠离子电池目前面临的技术性难题大多数集中在正极材料,焦磷酸磷酸铁钠na4fe3(po4)2p2o7(nfpp)因其低成本、绿色环保、良好的结构稳定性、长的循环寿命,而成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理想选择之一。但由于na4fe3(po4)2p2o7存在少量的nafepo4杂质,影响了该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而na4fe3(po4)2p2o7的复杂结构使其纯相材料的制备一直是个重大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杂相减少的焦磷酸磷酸铁钠正极材料,即基于目前分子构型为2.0nafepo4:1.0na2fep2o7的na4fe3(po4)2p2o7进行优化,同时调整nafepo4和na2fep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钠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设定配比为,先按所述摩尔比计算各原料的理论用量,所述钠源、铁源和磷源中含磷酸基团的原料相比理论用量过量1wt%~3wt%,含钠元素的原料相比理论用量过量1wt%~5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混合包含以下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剂包括磷酸或者氢氧化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钠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设定配比为,先按所述摩尔比计算各原料的理论用量,所述钠源、铁源和磷源中含磷酸基团的原料相比理论用量过量1wt%~3wt%,含钠元素的原料相比理论用量过量1wt%~5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混合包含以下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剂包括磷酸或者氢氧化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包含以下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肖瑞田剑莉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赛维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