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罩加工,具体为天线罩壁厚测量与内型面加工一体化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天线罩呈一体结构,有着严格的几何外形、壁厚与电性能要求,需要采用高精密的加工手段以满足制造精度要求,因此需要涉及到天线罩壁厚测量与内型面加工。
2、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06595498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天线罩壁厚测量与内型面加工一体化装置,虽然该装置解决了传统天线罩的壁厚测量与内型面加工在不同设备上进行引起重复装夹误差大、效率低下等问题,但该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对天线罩体的外壳尺寸要求较高,只能够对固定直径的天线罩体进行固定加工,并且当天线罩体外壁呈不规则凹凸状时该检测装置检测的壁厚容易出现误差。
3、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02120311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支持天线罩内外型线检测与修磨的多功能复合装备,其装备结构较为复杂,在天线罩内外型面的测量与修磨需要通过夹具进行转接,即不能实现同一装夹状态下的天线罩测量与修磨,导致操作较为麻烦,需要反复对天线罩体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1、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天线罩壁厚测量与内型面加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以及,所述底座(1)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输出端外部套装有第一螺纹杆(9),所述第一螺纹杆(9)外部与第一滑块(11)内部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滑块(11)两端与第一滑杆(10)外壁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滑杆(10)一端与底座(1)一端焊接,所述第一滑块(11)底部安装有旋转机构(2),所述旋转机构(2)内部穿插有天线罩体(3),所述天线罩体(3)另一端外侧设置有支架(6),所述支架(6)一侧设置有测量机构(4),所述测量机构(4)一侧与升降机构(5)连接,所述升降机构(5)底部安装于底
...【技术特征摘要】
1.天线罩壁厚测量与内型面加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以及,所述底座(1)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输出端外部套装有第一螺纹杆(9),所述第一螺纹杆(9)外部与第一滑块(11)内部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滑块(11)两端与第一滑杆(10)外壁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滑杆(10)一端与底座(1)一端焊接,所述第一滑块(11)底部安装有旋转机构(2),所述旋转机构(2)内部穿插有天线罩体(3),所述天线罩体(3)另一端外侧设置有支架(6),所述支架(6)一侧设置有测量机构(4),所述测量机构(4)一侧与升降机构(5)连接,所述升降机构(5)底部安装于底座(1)一端表面,所述底座(1)端部安装有机械加工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天线罩壁厚测量与内型面加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2)包括与第一滑块(11)顶部焊接的固定架(201),所述固定架(201)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固定架(201),所述固定架(201)顶部安装有第二电机(202),所述第二电机(202)输出端外部套装有第一连接块(203),所述第一连接块(203)一端与转盘(204)表面焊接,所述转盘(204)一侧表面粘接有垫片(2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天线罩壁厚测量与内型面加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203)呈中空状结构,且第一连接块(203)一侧表面垫片(205)为橡胶材质,所述垫片(205)和第一连接块(203)中部开设有孔槽,且孔槽内壁呈锥形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天线罩壁厚测量与内型面加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与底座(1)焊接的第二连接块(502),所述第二连接块(502)底部安装有第三电机(501),第三电机(501)输出端外部套装有第二螺纹杆(503),所述第二螺纹杆(503)外部与第三连接块(505)螺纹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块(505)两端内部与第二滑杆(504)外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杆(504)底部与第二连接块(502)顶部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天线罩壁厚测量与内型面加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机构(4)包括与第三连接块(505)一侧焊接的第五连接块(401),所述第五连接块(401)一侧与连接轴(402)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402)另一端与限位块(403)一侧焊接,所述限位块(403)底部一侧焊接有固定块(404),所述固定块(404)内部穿插有第二测量杆(411),所述第二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翔宇,丁斌,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维磁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