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尘设计的直冷式风冷PACK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3932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2:4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尘设计的直冷式风冷PACK结构,包括密封设置的PACK箱体和设于PACK箱体内的储能模组,还包括换热元件、鼓风元件、吸风风道及送风通道;换热元件设于PACK箱体内,换热元件的进口与吸风风道连通,换热元件的出口与鼓风元件的进口连通,鼓风元件的出口与送风通道连通,换热元件用于将进口吸入的气体进行制冷并从出口送出;吸风风道和送风通道分别设于PACK箱体内,吸风风道用于将PACK箱体内部的气体吸至换热元件进行换热;送风通道用于将制冷后的气体送至储能模组。换热元件将PACK箱体内部的气体制冷后输出,输出的气体再对储能模组进行降温处理,避免了从外部引入气体和灰尘,也可减少冷凝水的生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能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无尘设计的直冷式风冷pack结构。


技术介绍

1、近年来,在“双碳”的背景下,电化学储能技术得以高速发展。锂离子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自放电率低等优点,在目前电化学储能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电化学储能系统运行过程伴随着锂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行为,其内部电化学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电池温度升高,对电池的性能和寿命造成不利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引发热失控,威胁电化学储能系统安全,即储能电池的散热至关重要。

2、目前现有直冷式(风冷)pack结构采用从外界吸入冷空气或者将外界吸入的空气制冷后通入pack结构内,以此实现pack结构的降温,此种降温方法无法做到无尘设计,且容易出现冷凝水,易对电池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无尘设计的直冷式风冷pack结构。

2、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申请提供一种无尘设计的直冷式风冷pack结构,包括密封设置的pack箱体和设置在pack箱体内部的储能模组,还包括换热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尘设计的直冷式风冷PACK结构,包括密封设置的PACK箱体和设置在PACK箱体内部的储能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热元件、鼓风元件、吸风风道以及送风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尘设计的直冷式风冷PACK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元件为蒸发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尘设计的直冷式风冷PACK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元件还包括外机,所述蒸发器内具有制冷剂管路,所述蒸发器通过所述制冷剂管路与外机连接,制冷剂管路用于供冷媒在蒸发器内流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尘设计的直冷式风冷PACK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模组至少包括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尘设计的直冷式风冷pack结构,包括密封设置的pack箱体和设置在pack箱体内部的储能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热元件、鼓风元件、吸风风道以及送风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尘设计的直冷式风冷pack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元件为蒸发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尘设计的直冷式风冷pack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元件还包括外机,所述蒸发器内具有制冷剂管路,所述蒸发器通过所述制冷剂管路与外机连接,制冷剂管路用于供冷媒在蒸发器内流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尘设计的直冷式风冷pack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模组至少包括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间隔排列设置,中间间隔位置形成第一气流通道,所述吸风风道设置在第一气流通道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尘设计的直冷式风冷pack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组远离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一侧、所述第二模组远离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一侧分别与pack箱体之间形成第二气流通道和第三气流通道;

6.如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非凡孙美玲冯祥于斌肖建伟仲大灶杨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贝盛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