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高原冻土路基沉降监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原冻土地区的路基沉降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1、近年来我国的经济稳步发展,其中交通事业发展迅速,截止至2019年7月,我国公路的总里程数居世界第一,已经达到484.6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14.26万公里,我国高原冻土区道路安全问题愈发地被重视起来。
2、在高原季冻土区域上建设的道路,其性质和状态会受到冻融循环、车辆荷载作用、水环境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易产生一系列灾害,例如:冻胀和融沉,冻融泥流和冻融滑塌等,使道路的平整性受损,严重时甚至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同时也对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造成极大的危害。其中,道路所受到的灾害之中影响较大的即是路基沉降。
3、目前,在相关技术中,高原冻土路基的沉降监测一般包括了:活动层的冻胀、融沉变形和冻土层的变形。但是,现有的路基沉降监测方案一般都没有包括冻土层和片石垫层的互融变形监测,因此,按照现有的监测方案所得到的路基沉降量小于实际路基沉降量,影响对于路基稳定性的准确判断。
技术实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原冻土地区的路基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冻土层和片石垫层的互融变形监测,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原冻土地区的路基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测板(11)形成为扇形板状结构,所述安装管(13)的轴线通过所述第一监测板(11)的截面所对应的圆心;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高原冻土地区的路基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测板(11)的截面所对应的圆心角A满足:15°≤A≤60°;所述第二监测板(12)的截面所对应的圆心角B满足:15°≤B≤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原冻土地区的路基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冻土层和片石垫层的互融变形监测,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原冻土地区的路基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测板(11)形成为扇形板状结构,所述安装管(13)的轴线通过所述第一监测板(11)的截面所对应的圆心;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高原冻土地区的路基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测板(11)的截面所对应的圆心角a满足:15°≤a≤60°;所述第二监测板(12)的截面所对应的圆心角b满足:15°≤b≤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原冻土地区的路基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组件(1)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块体(15)和第二块体(16),所述第一块体(15)安装在所述第一监测板(11)的顶面,所述第一块体(15)的顶面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一腔体(151),所述第二块体(16)安装在所述第二监测板(12)的底面;所述第一块体(15)的内周壁与所述第二块体(16)的外周壁相互贴合,且所述第二块体(16)远离所述第二监测板(12)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腔体(15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高原冻土地区的路基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块体(15)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151)相互连通的第一穿线通孔(152),所述安装管(13)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穿线通孔(152)相对应的第二穿线通孔(131),所述第一穿线通孔(152)和所述第二穿线通孔(131)均用于供所述压力传感器(22)的电连接线穿设。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高原冻土地区的路基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块体(16)的底面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二腔体(161),所述第二腔体(161)内安装有用于安装所述弹性件(21)的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良,刘红,邓华锐,景胜,金苗,庞腾,张龙奇,李文斌,徐文,方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蜀工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