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小区间干扰协调的上行多点协作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43763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合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的上行多点协作(CoMP)实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站点通过测量用户的SINR判断该用户是边缘用户还是中心用户,并根据ICIC的频带划分方法分配该用户使用的工作频段;2)用户根据分配的工作频段向小区发送数据;3)站点判断该用户所在小区或其业务是否支持CoMP,如果不支持CoMP,则采用线性或非线性方法提取数据,如果支持CoMP,则进入步骤4);4)小区收到发送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保证了CoMP和ICIC方案的兼容性,并能够提高小区边缘吞吐量和系统平均吞吐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移动通信领域。其涉及一种结合小区间干扰协调的上行多点协作实现方法。在小区间干扰协调的基础上,通过多个小区间的多点协作,大大提高小区边缘用户上行链路吞吐量。
技术介绍
在现行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3G长期演进)中,小区边缘用户的吞吐量远远低于中心区域用户的吞吐量。为了提高小区边缘用户传输的数据速率,以及提高整个系统的吞吐量和平均吞吐效率,LTE-Advanced(Long TermEvolution-Advanced,高级长期演进,可以简写为LTE-A)将CoMP(CoordinatedMulti 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多点协作)技术列为其重要的候选技术之一,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多点协作来改善小区边缘吞吐量。多点协作可以分为基站间多点协作和基站内多点协作。基站内多点协作指的是各小区内的用户通过一个站点(SITE)接入网络,多个站点可以由一个基站来管理。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的是基站内多点协作模式,如图1所示,但是可以很容易地扩展到基站间协作的模式。在多点协作(CoMP)模式下,用户在不同小区使用的是同频传输,于是可以使用同频网(SFN)来支持多点协作的工作模式,如图2所示。该方案存在的问题是:并不是所有的用户和业务都希望采用多点协作的模式;网络侧也可能不支持多点协作,因此这种方案在所有小区都能够支持用户的多点协作传输时可以获取性能增益,但是对于不支持多点协作的情况而言,会带来很大的小区间干扰,这种干扰对小区边缘用户来说尤为严重。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是一种用于降低小区边缘用户同频干扰的重要方法。目前,软频率复用(SFR,Soft FrequencyReuse)或部分频率复用(FFR,Fractional Frequency Reuse)被看作是实现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移动通信系统中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提高小区边缘用户吞吐量和系统吞吐量的重要技术。-->图3给出了一种能够实现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的频带划分方法,其中3个小区的边缘使用不同频率,这样就减少了边缘用户的同频干扰。这种ICIC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区间同频干扰的问题。然而,ICIC中的小区边缘使用不同频带,这与CoMP中的频带共享是相互矛盾的。于是就出现了一些ICIC和CoMP结合的方法,如图4和图5所示。在图4的方法中,小区边缘用户使用相同的频率,两个小区间的边缘用户可以通过使用多点协作传输来提高性能。但是由于整个小区中存在多种不同的频带,对于移动中的用户来说,该方案存在着频率切换过于频繁的问题。此外,还存在一种从ICIC小区边缘使用的频带中抽取一部分作为CoMP使用频带的方法,如图5所示,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仅仅采取了从小区边缘频带中为CoMP用户划分专用频带,能够在避免非多点协作用户小区间干扰的同时,提供用户多点协作带来的好处。但是这种方案也存在了较大的缺点:1、CoMP用户多点协作所需要使用的频带不能再被中心用户使用,如果系统中没有多点协作用户或者小区不支持多点协作时,就会造成频率资源的浪费;2、需要划分专用频段,不能完全兼容ICIC和CoMP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点协作、频率切换简单的频率复用方法,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现有的ICIC和CoMP结合方法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结合小区间干扰协调的上行多点协作实现,其特殊之处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站点(SITE)通过测量用户的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dio,信干噪比)判断该用户是边缘用户还是中心用户,并根据ICIC的频带划分方法分配该用户使用的工作频段;2)用户根据分配的工作频段向小区发送数据;3)站点或基站判断该用户所在小区且其业务是否支持CoMP,如果不支持CoMP,则采用传统的线性或非线性检测方法提取该用户的数据,如果支持CoMP,则进入步骤4);4)小区收到发送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上述步骤4)中当小区只收到边缘用户发送的数据,则判断该小区是否是该-->边缘用户的服务小区。如果该小区不是该边缘用户的服务小区,即该小区是协作小区,则将数据传输到该边缘用户的服务小区;如果该小区是边缘用户的服务小区,则结合协作小区传输来的数据进行联合检测。上述步骤4)中当小区只收到中心用户发送的数据,则按照线性或非线性处理方法检测并提取该中心用户发送的数据。上述步骤4)中当小区同时收到中心和边缘用户发送的数据,则:4.1)提取中心用户发送的数据,如果该用户发送的数据正确接收,则对接收数据进行干扰抵消,并将抵消干扰后的数据发送到边缘用户的服务小区,用于边缘用户的联合检测;4.2)如果中心用户发送的数据错误,则不向边缘用户的服务小区传输数据,该服务小区根据自己接收的数据或其他小区的数据进行联合检测。上述站点是多天线的。上述用户是单天线或多天线;多天线时,用户采用单流或多流发送。上述小区内同频用户数是单用户或多用户。本专利技术采用一个小区边缘用户与邻小区中心用户之间共享频率资源的多点协作,这种多点协作方式首先避免了为多点协作用户划分专用频带的处理过程;其次能够利用中心用户性能,通过干扰抵消来提高边缘用户性能,即:中心用户的性能比边缘用户的性能好,与边缘用户相比其信息正确接收的概率更高,那么一个小区边缘用户和邻小区中心用户同频的上行多点协作联合检测带来的效果比边缘用户间协作的效果更好。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保证了和ICIC方案的兼容性: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现有的频率软复用(SFR)方案,和现有基于SFR的ICIC方案完全兼容。由于专利技术中没有划分额外的频带,用户在不需要新的频带配置的情况下,能够在支持多点协作和非多点协作的小区间任意移动。希望多点协作的用户在分配频带时无需顾及所在小区和邻小区是否支持多点协作,只需按照SFR分配使用的频带,大大简化了频带划分过程。2、采用不同小区间中心用户和边缘用户共享频带资源的多点协作模式: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小区间中心用户和边缘用户之间相互配合的多点协作模式,在保证小区中心用户性能的同时,可以大大提高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由于采用了与-->ICIC完全兼容的方法,采用部分功率补偿技术,边缘用户到达站点的信号强度往往低于中心用户的信号强度,与不采用多点协作的情况相比,不会增加对中心用户性能的影响。3、在不降低中心用户性能的前提下提高边缘用户的性能:由于可以在中心用户进行正确译码后抵消其对边缘用户的干扰,边缘用户可以很好地利用CoMP带来的好处,通过译码前或译码后合并的方式来获取性能的增益。附图说明图1(a)现有技术中两小区多点协作工作模式示意图;图1(b)现有技术中三小区多点协作工作模式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基于同频网(SFN)的多点协作工作模式示意图;图3(a)是现有技术中小区间干扰协调的频带划分方法示意图一;图3(b)是现有技术中小区间干扰协调的频带划分方法示意图二;图4是现有技术中基于同种频带划分的多点协作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合小区间干扰协调的上行多点协作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站点通过测量用户的SINR判断该用户是边缘用户还是中心用户,并根据ICIC的频段划分方法分配该用户使用的工作频段; 2)用户根据分配的工作频段向小区发送数据; 3)通过站点或基站判断该用户所在小区且其业务是否支持CoMP,如果不支持CoMP,则采用线性或非线性方法提取数据,如果支持CoMP,则进入步骤4); 4)小区收到发送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合小区间干扰协调的上行多点协作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站点通过测量用户的SINR判断该用户是边缘用户还是中心用户,并根据ICIC的频段划分方法分配该用户使用的工作频段;2)用户根据分配的工作频段向小区发送数据;3)通过站点或基站判断该用户所在小区且其业务是否支持CoMP,如果不支持CoMP,则采用线性或非线性方法提取数据,如果支持CoMP,则进入步骤4);4)小区收到发送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小区间干扰协调的上行多点协作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当小区只收到边缘用户发送的数据,则判断该小区是否是该边缘用户的服务小区;如果该小区不是边缘用户的服务小区,则将数据传输到边缘用户的服务小区;如果该小区是该边缘用户的服务小区,则对服务小区和协作小区的数据进行联合检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小区间干扰协调的上行多点协作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当小区只收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辉薛鑫季清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