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絮凝剂加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4376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絮凝剂加药装置,包括容置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置机构上的混合机构,设置于所述混合机构上的破碎机构;所述容置机构包括容置箱,设置于所述容置箱底部的排液箱,设置于所述排液箱一侧的混合箱,以及设置于所述容置箱上的循环组件;所述混合机构包括设置于混合箱顶部的驱动电机,该装置通过旋转筒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带动周侧的破碎刀架与混合网栅进行转动,该装置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保证驱动盘的位置,可以在水位低时带动破碎机构工作,当水位升高时,使破碎机构失效,避免破碎机构影响混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的,特别是一种絮凝剂加药装置


技术介绍

1、国家非常重视水环境的污染治理,同时鼓励企业采用各种节水新技术,对各类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及回用,全自动加药装置被广泛应用于电厂的原水、锅炉给水水处理系统,石油化工各种加药系统和废水处理系统,如投加混凝剂、助凝剂、磷酸盐,自动加药装置全自动运行、节省人工,投加量精确可调、避免浪费,保养简易,特别适用于各类干粉、颗粒和絮凝剂及浓缩液药粉的溶解投加。

2、现有污水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先进行配药,将水与药物混合在一起,将水与药物混合完成后再倒入污水中进行反应,但是现有配药之后,后会有较多的药粉无法完全与水进行融合,且剩余药粉为了防止浪费还会进入下一轮配药,经过多次配药之后容易产生较多的结块会堵塞管道,且会造成药粉的浪费,基于此我们设计一种絮凝剂加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絮凝剂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置机构(100),设置于所述容置机构(100)上的混合机构(200),设置于所述混合机构(200)上的破碎机构(3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剂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组件(104)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置箱(101)与混合箱(103)之间的三通管(104a),设置于所述三通管(104a)上的阀组(104b),设置于所述三通管(104a)上的过滤箱(104c),设置于所述容置箱(101)上的排液管(104d)。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絮凝剂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组(104b)内的阀体为两个,且均位于所述容置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絮凝剂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置机构(100),设置于所述容置机构(100)上的混合机构(200),设置于所述混合机构(200)上的破碎机构(3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剂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组件(104)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置箱(101)与混合箱(103)之间的三通管(104a),设置于所述三通管(104a)上的阀组(104b),设置于所述三通管(104a)上的过滤箱(104c),设置于所述容置箱(101)上的排液管(104d)。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絮凝剂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组(104b)内的阀体为两个,且均位于所述容置箱(101)内部,所述三通管(104a)的三端分别相接于容置箱(101)外部、容置箱(101)内部、混合箱(103)内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絮凝剂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组件(301)包括设置于所述对接筒(203)中的泄气孔(301a),设置于所述对接筒(203)中的对接板(301b),设置于所述对接板(301b)上的对接孔(301c)与通孔(301d),所述对接筒(203)底部边缘处设有外槽(301e)。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絮凝剂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气孔(301a)位于对接筒(203)内壁的顶部,所述对接板(301b)与对接筒(203)固定连接,所述对接筒(203)位于泄气孔(301a)与外槽(301e)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絮凝剂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组件(30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对接板(301b)与对接筒(203)之间的浮箱(301f),所述浮箱(301f)边缘处设有过水槽(301g),设置于所述浮箱(301f)底部的对接杆(301h),所述对接杆(301h)底部设有弧面(301i)。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絮凝剂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江赵越王冠洲于龙张弓张睿
申请(专利权)人:满洲里达赉湖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