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进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锯床的进给装置。
技术介绍
1、锯床是一种金属切削加工设备,主要用于锯割角钢、槽钢、管材等型钢金属材料。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锯床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根据进给方式的不同,锯床可以分为卧式锯床、立式锯床和龙门式锯床等。卧式锯床的进给方向与地面平行,适用于锯割较长且较薄的材料;立式锯床的进给方向与地面垂直,适用于锯割较短且较厚的材料;龙门式锯床的进给方向与地面平行但结构较为庞大,适用于锯割更长的材料。此外,根据自动化程度的不同,锯床又可以分为手动锯床、半自动锯床和全自动锯床等。
2、现有的半自动手动进料锯床价格低廉,应用广泛,但在操作上仍然需要人力上料、进料、测量、锯切,这不仅对操作人员体能要求高,而且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同时,频繁的往复送料容易使工人疲劳操作,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现有技术中的锯床自动化进料机构存在一些问题,如进料打滑的现象,导致进料精度不高,当棒料变短时,锯切棒料会出现滚动现象,导致切面端口不平整,严重时会导致锯条损坏的现象,因此我们设置一种新型的锯床进给装置,该装置旨在实现自动化进料、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的同时,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锯床的进给装置。
2、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锯床的进给装置,包括主体机构、夹持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顶部,所述升降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顶部。
3、所述主体机构包括锯床,
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减震柱设置有四个,所述四个减震柱以锯床底部中心对称均匀的分布在锯床四周,所述挡板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挡板分布在传送带两侧,所述转动杆贯穿锯床并设定在表面上。
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机构设置在传送带的一端与传送带平行。
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所述升降机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板一端,所述驱动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左侧固定连接有锯带装置本体,所述锯带装置本体固定连接有锯条,所述支撑柱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设置有导向杆,所述顶板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驱动板内部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上下两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固定连接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外表面设置有缓冲弹簧。
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底座设置有两个,所述的两个固定底座以锯床中心对称均匀的分布在锯床前部两侧,所述导向杆设置有两条以顶板中心对称均匀的分布在顶板两侧,所述导向杆贯穿顶板,所述导向杆顶部固定连接在锯带装置本体上,所述伺服电机底部转动连接升降机。
8、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9、本技术通过设置传送带与挡板,增加了锯床的自动化,使得在工作人员送料时更加方便准确同时也更加安全。
10、本技术通过设置夹持机构,伸缩杆与夹持板的相互配合,使得在送料后能更加准确的将所需要锯切的材料固定住,防止在锯切过程中材料因为位移而发生裁剪的错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锯床的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机构(1)、夹持机构(2)和升降机构(3),所述夹持机构(2)位于主体机构(1)的顶部,所述升降机构(3)位于主体机构(1)的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锯床的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柱(102)设置有四个,所述四个减震柱(102)以锯床(101)底部中心对称均匀的分布在锯床(101)四周,所述挡板(104)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挡板(104)分布在传送带(105)两侧,所述转动杆(106)贯穿锯床(101)并设定在表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锯床的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设置在传送带(105)的一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锯床的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固定底座(301),所述固定底座(301)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02),所述支撑柱(302)内部设置有升降机(303),所述升降机(303)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板(304)一端,所述驱动板(304)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305),所述升降板(305)左侧固定连接有锯带装置本体(306),所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锯床的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301)设置有两个,所述的两个固定底座(301)以锯床(101)中心对称均匀的分布在锯床(101)前部两侧,所述导向杆(309)设置有两条以顶板(308)中心对称均匀的分布在顶板(308)两侧,所述导向杆(309)贯穿顶板(308),所述导向杆(309)顶部固定连接在锯带装置本体(306)上,所述伺服电机(310)底部转动连接升降机(3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锯床的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机构(1)、夹持机构(2)和升降机构(3),所述夹持机构(2)位于主体机构(1)的顶部,所述升降机构(3)位于主体机构(1)的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锯床的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柱(102)设置有四个,所述四个减震柱(102)以锯床(101)底部中心对称均匀的分布在锯床(101)四周,所述挡板(104)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挡板(104)分布在传送带(105)两侧,所述转动杆(106)贯穿锯床(101)并设定在表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锯床的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设置在传送带(105)的一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锯床的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固定底座(301),所述固定底座(301)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02),所述支撑柱(302)内部设置有升降机(303),所述升降机(303)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板(304)一端,所述驱动板(304)另一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经文,郝威威,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文通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