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传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细菌外泌体的石墨炔基纳米酶传感元件、传感阵列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细菌引起的传染病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每年约造成数百万人死亡。同一种细菌能够感染人体的不同部位,进而引发多种疾病。传统的细菌分析检测方法,需要大量活细菌操作的步骤,增加了实验人员被病原体感染的风险。最近,科研人员发现细菌可以产生包裹许多大分子的外泌体,细菌外泌体与广泛的生物活动密切相关。因此,病原菌外泌体可作为细菌感染疾病的新型临床标志物。然而,与特定膜蛋白标记的哺乳动物细胞衍生的细菌外泌体不同,细菌外泌体中的特定识别成分大多缺乏或不明显,这阻碍了高效识别方法的应用和发展。因此,开发能同时精准识别不同类型来源的细菌外泌体的新方法,对于感染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和治疗仍面临巨大挑战。
2、近来,阵列式传感技术快速发展,为生物化学物质的检测识别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阵列式传感技术可通过信号输出实现对物质的精准检测识别,阵列传感技术的核心在于传感单元的设计。目前在病原菌外泌体检测识别领域,还缺少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炔/氯化血红素/二氧化钛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炔/氯化血红素/二氧化钛复合物由石墨炔、氯化血红素与二氧化钛复合形成,能够特异性结合细菌外泌体。
2.检测细菌外泌体的石墨炔基纳米酶传感元件,其特征在于:由石墨炔、氯化血红素和二氧化钛形成的石墨炔/氯化血红素/二氧化钛复合物,与过氧化氢、过氧化物酶底物及缓冲盐溶液混合得到用于检测细菌外泌体的石墨炔基纳米酶传感元件。
3.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细菌外泌体的石墨炔基纳米酶传感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细菌外泌体的石墨炔基纳米酶传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炔/氯化血红素/二氧化钛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炔/氯化血红素/二氧化钛复合物由石墨炔、氯化血红素与二氧化钛复合形成,能够特异性结合细菌外泌体。
2.检测细菌外泌体的石墨炔基纳米酶传感元件,其特征在于:由石墨炔、氯化血红素和二氧化钛形成的石墨炔/氯化血红素/二氧化钛复合物,与过氧化氢、过氧化物酶底物及缓冲盐溶液混合得到用于检测细菌外泌体的石墨炔基纳米酶传感元件。
3.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细菌外泌体的石墨炔基纳米酶传感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细菌外泌体的石墨炔基纳米酶传感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氧化物酶底物选自3,3',5,5'-四甲基联苯胺、邻苯二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缓冲盐溶液选自磷酸盐缓冲液、乙酸盐缓冲溶液、柠檬酸盐缓冲溶液、邻苯二甲酸盐缓冲液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细菌外泌体的石墨炔基纳米酶传感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石墨炔浊液的浓度为0.5-2mg/ml,氯化血红素溶液的浓度为0.5-2mg/ml,二氧化钛溶液的浓度为0.5-2mg/ml;石墨炔浊液、氯化血红素溶液、二氧化钛溶液的反应体积比为1-4:1-4:1-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细菌外泌体的石墨炔基纳米酶传感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300-500rmp/min的转速条件下磁力搅拌避光反应24-48h,反应后在10000-15000rmp/min的转速条件下离心处理5-10min,洗涤,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健宇,谷雨,邱星晨,邵长发,郭春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