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控制的恒温可控负荷调控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4324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控制的恒温可控负荷调控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大规模恒温可控负荷集群中每一个恒温可控负荷的性能参数及制冷性能指标,并构建所述每一个恒温可控负荷所在的房间对应的热力学模型,将所述大规模恒温可控负荷集群定义为多智能体系统,并建立通过聚合器对所述多智能体系统进行控制的控制框架及通讯模型,根据预设的恒温可控负荷状态变量计算方法、非线性饱和一致性算法、中继节点状态更新模型及回退机制构建非线性一致性控制器,获取所述大规模恒温可控负荷集群的初始状态,根据所述初始状态及所述热力学模型,通过所述非线性一致性控制器进行调控,用于实现大规模恒温可控负荷的统一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电网,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控制的恒温可控负荷调控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微电网是一个分布式资源集群,即可再生能源(ress),能源储备系统(esss),配电级可控负载。根据其规模,它可以包含一个完整的分配网络,也可以包含一个具有分布式资源的建筑物。当在并网模式下运行时,一个微电网可以被看作一个实体。一组相互连接的微电网可以形成一个微电网社区,或称为联网微电网,共同为主电网提供辅助服务或运行支持,如频率调节和应急需求响应。

2、微电网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由可再生能源(ress)和负荷需求引起的不确定性功率变化,这使得微电网向主电网的总功率注入/消耗成为一个随机和不可控的变量,从而阻碍了微电网参与电力系统辅助服务或运行支持,其中,控制微电网参与电力系统的需求响应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依靠储能系统,所述储能系统能够缓解电力变化,但由于投资成本高,其容量和广泛应用仍然受到限制。一种方法是在客户端为需求响应部署负责负载的实时控制。

3、然而,对于空间分布式的大型系统,集中式控制体系结构存在较大的计算量和通信负担,更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控制的恒温可控负荷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控制的恒温可控负荷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大规模恒温可控负荷集群中每一个恒温可控负荷的性能参数及制冷性能指标,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控制的恒温可控负荷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等效热参数模型对所述每一个恒温可控负荷所在的房间进行热力学建模,构建每一个房间对应的热力学模型,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控制的恒温可控负荷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通过聚合器对所述多智能体系统进行控制的控制框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控制的恒温可控负荷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控制的恒温可控负荷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大规模恒温可控负荷集群中每一个恒温可控负荷的性能参数及制冷性能指标,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控制的恒温可控负荷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等效热参数模型对所述每一个恒温可控负荷所在的房间进行热力学建模,构建每一个房间对应的热力学模型,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控制的恒温可控负荷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通过聚合器对所述多智能体系统进行控制的控制框架及所述多智能体系统中两两智能体之间的通讯模型,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控制的恒温可控负荷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恒温可控负荷状态变量计算方法、非线性饱和一致性算法、中继节点状态更新模型及回退机制构建非线性一致性控制器,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可侯珏孟子杰周巍郭乾郝文焕江贺彬徐大勇潘廷哲王宗义金鑫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