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通信,具体涉及一种电流模接收机、终端设备及射频信号放大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对于传输速率、抗干扰性能、可靠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通信系统在带宽上的需求日益增大。为了支撑更复杂的调制方式,提升频谱利用率,线性度要求不断提升。为支撑大带宽收发机芯片研究,应用于收发机的工艺制程不断演进,元件尺寸不断降低,但同时也带来一些新挑战:先进工艺下电源电压逐步下降,导致接收机线性度不升反降,其中模拟基带放大器电路的线性度退化尤为明显。为了打破因先进工艺带来的低功耗、大带宽优势和线性度恶化劣势之间的折中,亟需一种可以工作在低电源电压下的高线性度的射频接收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流模接收机、终端设备及射频信号放大方法。
2、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流模接收机,包括低噪声跨导放大器、混频器和模拟基带模块,所述混频器分别与所述低噪声跨导放大器和所述模拟基带模块连接;
3、所述低噪声跨导放大器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一射频电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流模射频接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低噪声跨导放大器、混频器和模拟基带模块,所述混频器分别与所述低噪声跨导放大器和所述模拟基带模块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模射频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基带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滤波放大单元,所述滤波放大单元的输入端用于接入所述第二电流信号,所述滤波放大单元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第三电流信号,所述滤波放大单元包括电流放大器,用于对输入其中的信号进行放大,所述电流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滤波放大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电流放大器的放大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滤波放大单元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放大后的信号;
3.如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流模射频接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低噪声跨导放大器、混频器和模拟基带模块,所述混频器分别与所述低噪声跨导放大器和所述模拟基带模块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模射频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基带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滤波放大单元,所述滤波放大单元的输入端用于接入所述第二电流信号,所述滤波放大单元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第三电流信号,所述滤波放大单元包括电流放大器,用于对输入其中的信号进行放大,所述电流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滤波放大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电流放大器的放大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滤波放大单元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放大后的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模射频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倍增放大器的输入同向端连接至所述输入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流信号,所述倍增放大器的输入反向端与共模电平连接,所述倍增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入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模射频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放大单元还包括提供滤波功能的反馈环路,所述反馈环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流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反馈环路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电流放大器的反馈输出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流模射频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包括反馈放大输出模块,所述反馈放大输出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反馈放大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放大器的反馈输出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流模射频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放大输出模块至少包括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倍增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连接电源,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源极接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流模射频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放大输出模块中晶体管的宽长比为所述输入信号处理模块中晶体管的宽长比的n倍,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流模射频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包括放大输出模块,所述放大输出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放大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流模射频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输出模块至少包括第五晶体管和第六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倍增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源极连接电源,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漏极连接并连接至所述放大输出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源极接地。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流模射频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输出模块中晶体管的宽长比为所述输入信号处理模块中晶体管的宽长比的(2m-1)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祺,冯海刚,幸新鹏,王广澳,董晶晶,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