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能,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的配电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全球碳中和目标下,清洁能源将逐步替代化石能源,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高增,考虑到新能源发电具有不稳定性、随机性、间歇性的问题,储能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中重要的一环,为了更好的储能,需要用到相应的储能装置,现有的储能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内部结构进行散热,但是在对不同设备进行电力传输时所需功率不同,散热效率也需要进行改变,但是现有的储能设备内部的储能块均为固定安装,无法对间隙进行调节,因此无法根据需求对散热效果进行调节,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调节的配电储能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无法根据散热需求对储能块的间距进行调节的问题。
2、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外壳,外壳内固定连接有两个上下相对的支撑架,支撑架内滑动连接有两个前后相对且可相对或相背移动的驱动板,驱动板上开设有多个呈发散状的驱动槽,支撑架上侧开设有两个前后相对的滑动槽,支撑架上滑动连接有多个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的配电储能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外壳(1)内固定连接有两个上下相对的支撑架(2),支撑架(2)内滑动连接有两个前后相对且可相对或相背移动的驱动板(3),驱动板(3)上开设有多个呈发散状的驱动槽(4),支撑架(2)上侧开设有两个前后相对的滑动槽(5),支撑架(2)上滑动连接有多个固定架(6),固定架(6)下端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位于其对应侧滑动槽(5)内的驱动杆(7),驱动杆(7)下侧插入其对应侧的驱动槽(4)内,外壳(1)前侧铰接有安装板(8),安装板(8)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安装槽(9),安装槽(9)内滑动连接有多个与其对应侧固定架(6)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配电储能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外壳(1)内固定连接有两个上下相对的支撑架(2),支撑架(2)内滑动连接有两个前后相对且可相对或相背移动的驱动板(3),驱动板(3)上开设有多个呈发散状的驱动槽(4),支撑架(2)上侧开设有两个前后相对的滑动槽(5),支撑架(2)上滑动连接有多个固定架(6),固定架(6)下端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位于其对应侧滑动槽(5)内的驱动杆(7),驱动杆(7)下侧插入其对应侧的驱动槽(4)内,外壳(1)前侧铰接有安装板(8),安装板(8)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安装槽(9),安装槽(9)内滑动连接有多个与其对应侧固定架(6)一一对应的移动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配电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内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1),液压缸(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条(12),支撑架(2)中部转动连接有齿轮(13),齿轮(13)上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转动轴与支撑架(2)转动连接,驱动齿条(12)与齿轮(13)后侧啮合,齿轮(13)左右两侧分别啮合有从动齿条(14),左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强,付石磊,张良,焦峥,王亚锋,
申请(专利权)人:宝润达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